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罷課害學生 家長教師說不


放大圖片

■李國章指出,罷課不能改變中央決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林心澄、馮婷芝)香港年輕人對社會事務的熱情慘被煽動,平靜的中學校園也受罷課風潮波及。反對派煽動中學生罷課的議題,香港教育界和家長均表明堅決反對,強調中學生應以學業為主,且心智仍未成熟,不應參與。本身為資深通識科教師的教聯主席鄧飛強調,聯合國的《兒童權利公約》已要求政府、社會和家長要確保兒童接受教育的權利,並擔心罷課者游說學生參與罷課失敗後,會改用脅迫的方式要求學生參加,造成欺凌事件。

行政會議成員、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李國章昨日出席一個公開場合時指出:「如果我們覺得抗議、『佔中』或者罷課等可以改變到中央的看法,可以改變到中央的立場,我也會參加。但若果大家平心靜氣地想,如果『佔中』和作其他的犯法行為得不得到效果?是得不到的。如果做一些事得不到效果的,還做來幹嘛?」

他認為,年輕人有抱負和正義感,其意見值得尊重,不過,未成年的學生應聽從家長的說話,又慨嘆目前社會出現「分離」現象,「你說白,我就說黑;你說黑,我就要說白。」這並非一個好的現象,難以凝聚社會共識。

楊耀忠:外國爭拗不涉學子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教聯會長楊耀忠校長堅決反對學生罷課,尤其是中學生罷課,「將政治爭拗引入中學,非常不幸,會對尚處於成長階段的中學生造成很壞的影響。全世界各個國家的爭拗,從來都沒有發動過中學生,希望香港理性人士多發聲,不要讓無辜學生被人教唆。」

鄧飛:教育局宜定清晰指引

鄧飛昨日在另一場合,則表明反對學生罷課,直言任何教育工作者或者教育團體「好難支持學生不上堂」。就部分人引《兒童權利公約》稱支持年輕人表達政治意見,鄧飛質疑有關說法並沒有回應現實,也不等於《公約》條款支持學生罷課;相反,《公約》明確要求政府、社會和家長要確保兒童接受教育的權利。

他又說,絕對信任和尊重學校和教師能恰如其分、專業地處理罷課,但中學生多未成年,不少家長都憂慮罷課人士動員自己的子女參加。他擔心罷課者游說學生參與罷課失敗後,便改用脅迫的方式要求學生參加,例如發生言語或者肢體衝突,造成欺凌事件。教聯會將於兩周內召開理事會深入討論有關問題。

鄧飛又表示,理解外界尤其是家長,對罷課本身和學校處理手法存疑,期望能有全面的「陽光政策」。他解釋,例如教育局應有更清晰的「罷課處理指引」,供學校參考,從而令學校更專業及方便處理這「山雨欲來」的問題;前線學校和教師亦應公開校本處理罷課的措施;至於有意組織罷課的人士更要公開罷課的具體安排,「一切放於陽光之下」,相信由罷課議題引起的不必要的謾罵、猜測和攻擊便可減少。

中西區家教會:學生應重學業

中西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蔡敬和昨日也表明反對中學生罷課,指罷課「太政治化」,中學生應以學業為重,心智仍未成熟,毋須參與罷課,又指相信重視學業的學生比例會比思想激進的為多。他坦言,即使其兒子已升讀大學,也不贊成其參與罷課,為怕兒子過於受朋輩影響,所以一早已與其討論事件,表明作為父親的立場。

蔡敬和又擔心中西區的學校會因「佔中」而大受影響,並批評「佔中」會造成交通混亂,校車受到影響未能準時接送,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他又勸說年輕學生指,參與「佔中」只會令其前途受阻,若因違法而被捕,甚至留下案底影響一生,「將來想出國留學,但留有案底,是無法得到簽證的。而且應徵政府工,更要有良好的記錄。」

香港道教聯合會青松中學關老師則表示,該校教師和校長仍未正式商討對罷課的看法,暫未有取態,自己作為老師,一定會以學生的學業為重,鼓勵學生必先得到家長同意和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才考慮如何表達意見或應否罷課。

陳老師:讓學生討論罷課利弊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教師陳澤生則認為,作為老師應該去引導學生去正面思考,教導學生不同事件中的可行性。他表示,該校月底會在校舉辦公開論壇,讓學生有機會能夠公開討論罷課和「佔中」等議題的利與弊。

全國政協委員、基本法研究中心主席胡漢清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強調,特區政府有責任在學校做好公民教育,讓學生在現時的政治制度上一課,包括講清楚參與「佔領中環」會違反哪些法律,不應讓香港年輕人出來犧牲。

相關新聞
有票梗係要 民意不可違 (圖)
「飯盒會」23議員 抗政改 辱市民
罷課害學生 家長教師說不 (圖)
港教界63%挺人大常委會決議 (圖)
金寶運飼料油當食油售強冠 (圖)
印巴明年或成上合新成員 (圖)
淡友借息魔反攻 港股失守二萬五 (圖)
iPhone6勢掀炒風 水位可達六千 (圖)
樓上裝修震裂銅鑼灣舊樓 (圖)
「人蛇」快艇珠海沉沒 9失蹤1獲救
命長久病難捱 老人自殺率高 (圖)
終院駁回長毛剪布上訴
李克強:看中國經濟要着眼全局 (圖)
中國後年發射天宮二號 2022年建站 (圖)
國務院取消下放632項行政審批 (圖)
莞蘋果手機供應商減福利 逾八千工人罷工 (圖)
「911」十三周年 美迎戰「伊斯蘭國」
謀軍力拓境外 日向美乞購攻擊性武器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