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 記者 曾敏儀 ) 人民銀行前晚向5大銀行各提供1,000億元人民幣的常備借貸便利 (SLF),認為人行措施對提振經濟有效的一方認為,隨着內地最近採取的政策措施,如果能夠成功降低融資成本,同時近期基礎設施投資能夠復甦的話,預計內地按年經濟增長,可能出現反彈。
大摩:將有更多定向寬鬆
摩根士丹利昨發表報告認為,人行「放水」影響正面,預期儘管降息希望渺茫,人行短期仍將採取更多的定向寬鬆措施,剌激經濟增長。該行預期,政府暫時仍將採取更多的定向寬鬆措施,而除非經濟增速繼續回落,就業狀況明顯惡化,同時未來幾個月通脹率持續低於2%,否則降息的希望渺茫。
報告指出:「雖然SLF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都應被視為是貨幣寬鬆措施,但前者更為受控,每次提供的流動性期限為三個月,這就使得控制權掌握在人行手中。」相對降準來看,SLF產生的暗示性影響也更為有限,不會過多損及政府支持改革的立場。
中金:有助穩定市場信心
中金公司的報告亦表示,人行此舉意在維護資金面的流動性。銀監會最近加強監管存款偏離度,而且於季末或新股發行時節,以及「十一」假期臨近,所以報告認為SLF是必要的對沖策略。此外由於八月經濟數據降至過去幾年的低點,一些放鬆信號有助於穩定市場對經濟的信心。另外,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鄧世安也認為,人行的做法切合經濟周期需要。
中銀香港分析員李諾雅指出,人行此次打出5,000億量級的重拳,意在鼓勵銀行發放貸款,因商業銀行此前一直稱其放貸能力受到存準率過高的制約。此次規模上接近全面降準、方向上仍然定向的舉措可視作央行發出的引導降低融資成本的信號。適逢國慶假日之前,SLF也可緩解由新股發行等因素引發的短期流動性異常波動,從而保持較高流動性。這一舉措更是回應了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定向調控理念,即在穩健貨幣政策的同時依靠改革激發市場的活力,推動經濟發展。與傳統的降準降息相比,SLF作為央行貨幣政策裡重要的利率工具,將繼續推進金融改革、利率市場化以及創新巨集觀調控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