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成效有限 難與降準相比


放大圖片

■屈宏斌認為,「放水」對經濟增長的幫助有限。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 記者 曾敏儀 ) 對於內地人民銀行的「變相放水」措施,另一邊廂有大行卻認為作用有限,甚至認為是錯誤的政策。 巴克萊的報告指,人行向5大銀行提供常備借貸便利 (SLF)僅為應付未來幾周銀行系統可能出現的流動性短缺狀況,對市場未有沖喜之意。報告並肯定地說,鑒於8月成長動能急劇惡化,人行仍然面臨放鬆政策的壓力。

「因此,市場可能把5,000億元注資視為是一種寬鬆舉動,就像抵押補充貸款(PSL)工具一樣。」巴克萊表示。

報告中解釋,銀監會最近加強監管存款偏離度,而且於季末或新股發行時節,以及「十一」假期臨近,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銀行系統流動性短缺。

海通:無助降融資成本

民生銀行金融市場部首席分析師李志強同樣質疑成效,指SLF的期限只有三個月,銀行很難長期運用,也不太好用到實體經濟上去,成效難與降準相比。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債券研究員姜超更進一步的批評,SLF寬鬆政策效果有限,無助於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他認為高利率是中國經濟的最大風險,惟有降息才能真正提供低利率環境。匯豐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亦指「放水」對經濟增長的幫助有限。

瑞穗:出動SLF並不恰當

另外,瑞穗證券發表的研究報告甚至批評人行,不應以SLF取代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如調整存準率、公開市場操作等做法,斥指SLF偏向某些市場參與者,是中國金融市場改革的倒退。報告認為,當仍可選擇降準和減息的時候,人行這次出動最後一着並不恰當。

相關新聞
內地泵五千億 沖喜A股港股 (圖)
昨日升幅顯著板塊 (圖)
小資料:何謂 SLF?
人行舉措 可望提振經濟
成效有限 難與降準相比 (圖)
A股縮量反彈 短期仍尋底 (圖)
港億萬富豪增至82人 亞洲第三 (圖)
廊坊赴珠海推新興產業合作 (圖)
華南城入股馬可波羅19% (圖)
金利福驚艷深圳珠寶展 (圖)
亞洲頂級會獎展開幕 (圖)
備戰滬港通系列:台灣准大戶參與「滬港通」 (圖)
麥格理:A股兩年內入「摩」
分散投資:渣打看好盈利高小型港股
高盛料內地對港股需求超預期
張華峰料「滬股通」購A股免稅
一個阿里 誕中日兩首富 (圖)
濠賭股淪陷 券商齊唱淡 (圖)
各大行對濠賭股評析
中廣核美亞入場費3494元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