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梁錦松指出,民主需要配套,「一人一票」選舉制度只是民主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既有民主又有均衡參與。 莫雪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自明)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政改問題作出決定後,香港反對派即聲言要杯葛特區政府下階段的政改諮詢。前財政司司長、南豐集團行政總裁梁錦松昨日指出,民主需要配套,「一人一票」選舉制度只是民主的一部分,並舉美國為例,指政客為求選票而提出減稅和「派糖」措施,令其債台高築,故最重要的是既有民主又有均衡參與。
梁錦松昨日出席由香港青年協會及香港大學主辦,恒生銀行支持的「恒生銀行-青年領袖教室2014」論壇,並以《亞洲中產崛起》為題發表演說,與現場超過300位青年領袖分享其見解,並勉勵香港青年人應把握機遇、為貢獻社會作好準備。
美債台高築 泰爭拗不斷可為鑑
梁錦松在論壇上談到香港政制發的問題。他指出,民主需要配套,「一人一票」選舉制度只是民主一部分。環顧國際經驗,不少政客或政府為求選票而提出減稅和「派糖」措施,一旦無錢就借債,將留給子孫的盈餘都花費掉,就像美國,現在已債台高築,「民主是一個理想概念,在實施過程於古今中外皆有瑕疵。」
他續說,「在『一人一票』選舉制度的國家(及地區),比如泰國,由於居於農村窮人較城市的中產知識分子多,導致城市人不斷作反。『一人一票』就是民主?最重要的是,既有民主又有均衡參與,確保少數人的話語權。靠舉手是否絕對公平值得思考。」
梁錦松坦言,香港基本法「白紙黑字」要保護香港特區的資本主義制度,但香港社會有部分人的呼聲及做法「是否符合有關的自由市場原則,則值得商榷」。
「中央講話是『算數』並絕對會體現」
梁錦松強調,中央希望「一國兩制」成功,所以也希望香港實現特首普選。不然,中央早在1997年就可以要求香港實行內地的法律,毋須今天「搞到好似好辛苦......中央想香港採用內地的一套,就不會讓香港有直選。我理解雙方的落差,但大家無需一面倒批評中央『收緊香港權力』。既然中央已經對香港作出承諾,特別是國際間的承諾,中央講話是『算數』並絕對會體現。」
有參與論壇的學生在答問環節時聲稱,中央早前發表的「一國兩制」白皮書,「重新演繹」了香港基本法的條文,是否代表中央已「收緊」香港特區的「港人治港」與高度自治方針政策?梁錦松指出,英國也曾發表聲明及文章,明確表明白皮書並無違反《中英聯合聲明》,也沒有重新演繹「一國兩制」,只是清楚闡明了「一國兩制」的概念。
白皮書無重新演繹香港基本法
他強調說,香港基本法與《中英聯合聲明》,已就「一國兩制」作出清晰規定,如香港不可以擁有自己軍隊,不可以有自己外交政策,及自行訂定貨幣及稅制等,即使大家未必喜歡白皮書的語調,但它並無重新演繹「一國兩制」及香港基本法,只是澄清了社會似是而非的爭論,「港人以普通法看待法律,即除非規定不可為否則可為;內地採取大陸法,即定明可為先可為。大家不能過分簡單演繹兩套不同法律。」
梁錦松並以東江水輸港及CEPA為例,說明「一國兩制」是香港發展最好的保證,香港人毋須多疑,「正如當年未收回香港,中央仍然將東江水輸到本港,並為香港提供最佳的食物。2003年,香港市道死寂,中央答應與香港簽署CEPA,令經濟迅速反彈。中央並非為求賺取外匯,而是香港屬於中國的地方,中央希望香港好。」
他說:「內地與香港當然有不同制度,既然港人不希望將內地的制度帶來香港,同時亦不應將香港制度強加國家身上。大家應該互相理解及支持。這正是香港發展最好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