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蔡建華(右)指,iOS的保安比Android做得更好。 張偉民 攝
近日世界各地在資訊科技保安方面連番出現問題,先有荷里活女星裸照事件,再傳出內地手機應用商店會「改裝」WhatsApp、facebook等軟件,將登入者的個人訊息傳到內地,令一眾智能手機用戶人人自危。連小學生亦知道電腦需要安裝防毒軟件,以免病毒入侵,但一般人很容易就會忽略了智能手機的保安。事實上,現今人人手握一部智能手機,可能內藏不少私人照片、個人資料、密碼等,手機的保安早就比電腦更為重要。 ■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偉聰
現時智能手機市場上主要的作業系統,分別是蘋果公司開發的iOS以及Google開發的Android。研究電腦及手機系統十多年的趨勢科技產品協理蔡建華就直言,iOS的保安比Android做得更好,Android的保安有嚴重問題。
iOS非百分百安全
Android系統自面世以來,一直開放予不同手機生產商使用,並沒有如iOS般諸多限制,得到各國手機開發者垂青。在「機海」泛濫的環境下,市佔率更遠比iOS為高。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過度開放令Android的保安容易出現漏洞。
縱然Android可能漏洞多多,但亦不代表封閉的iOS就必定安全,早前就懷疑因iCloud漏洞,令不少荷里活女星的裸照外洩。雖然後來蘋果CEO庫克證實並非因iCloud存在漏洞,而是駭客通過正確回答安全問題取得一眾女星的密碼,但用戶切忌掉以輕心。
防毒保安不可少
蔡建華就建議大家使用iCloud時應用上「雙重認證」,即每次輸入密碼的同時,要通過手機短訊或保安編碼器取得一組隨機的密碼。他補充指,現時很多網上銀行均有類似的保安編碼器,iCloud亦有類似的系統,但大部分用戶因麻煩棄用。如不想用「雙重認證」,蔡建華建議市民可選購市面上一些密碼管理軟件,可為每個網站生產一個複雜的密碼,用戶只要記住一個最基本的密碼,便可以登入不同的網站。
對於手機保安,蔡建華就建議用戶應購買可靠的防毒軟件,「不要以為用手機就不會中毒,不需要防毒軟件」。不過亦不要以為在Google Play上架的軟件就一定可靠,早前就有一隻名為「Virus Shield」的應用程式(App),在Google Play以3.99美元發售,最終數千人受騙損失金錢。
自智能手機面世以來,市民手上一部小小的機器,內藏資料早較以往重要得多。雖然科技發展神速,但對於個人手機的保安,仍然離不開那幾個老掉牙的方法,包括設定複雜的密碼、不要隨便下載不明應用程式、保持系統更新等。今後應再加上為手機裝上防毒軟件,特別是那些易被入侵的手機,以策萬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