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再平衡一直是2014年全球經濟活動的主要下行風險,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或許也將如此。8月是2008年至2009年全球經濟衰退以來,內地工業產值數據最差的一個月,隨後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態稱,不會因為單個經濟指標變化大幅度調整政策。這呼應了總理李克強不久前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的講話,李克強的講話表明內地政府對政策力度總體滿意。他承諾稱: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方面經濟增長放緩,另一方面內地政府似乎走在預先定好的道路上,不可動搖,兩者之間可能發生衝突,這正是市場所不願聽到的消息。許多西方投資者長期以來一直在預測中國將發生硬着陸,他們很容易相信,硬着陸終於就要到來。但近期數據並未顯示這一點。
已公布的所有8月經濟活動數據確實較疲弱。除了工業產值數據,貨幣供應增速在放緩,用電量亦出現大幅下滑。影子銀行系統繼續去槓桿,信托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均連續第二個月大幅減少,信托貸款縮水對房地產開發商尤其危險,並因此對住宅投資構成危險。銀行承兌匯票融資的萎縮可能影響了大宗商品融資,並導致大宗商品進口疲軟。房地產行業目前無疑正經歷一場劇烈調整,大宗商品進口需求疲弱正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和通脹壓力造成影響。在很大程度上,當前房地產行業調整是政策引導型的,但當該行業今年2月呈現完全失控跡象時,導致了貨幣政策的顯著放鬆。
挑戰經濟再平衡
這明顯沒有被視為一次重大策略調整,其不過是一次中段微調。但這表明,內地當局已決定實施一次長期、持久的經濟再平衡,並非更快的調整,否則將把2014年全年GDP增速拉到李克強提出的7.5%目標以下。現在看來,內地政府的策略仍沒有變化。近期多次表態中所說的策略不變表明,內地政府決心繼續推進去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勾勒出的重大經濟改革,但改革步伐必須與官方增長目標相吻合。■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 陳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