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環署)和食物安全中心(中心)最近完成兩項食品調查,一項是大閘蟹的時令食品調查及一項評估即食食品含金黃葡萄球菌情況的專項食品調查。兩項調查結果顯示都為滿意。
大閘蟹檢測從入口及零售層面抽取逾八十個樣本進行化學測試,檢測項目包括獸藥殘餘(例如氯霉素、磺胺類、四環素、硝基呋喃類及孔雀石綠)、金屬雜質(例如水銀、鉛及砷)、人造激素、染色料(例如蘇丹紅)及草酸。
中心發言人說︰「雖然測試結果滿意,但中心會保持警覺,繼續監察市面上銷售的大閘蟹,以確保食物安全,保障市民健康。」至於業界方面,應向可靠的供應商購買大閘蟹,並注意從內地進口的大閘蟹均附有關當局簽發的動物衛生證書。待售的大閘蟹,必須存放於雪櫃。
另外一項是即食食品調查,中心從四百多個零售店舖及食物製造廠抽取約六百個樣本,檢測其金黃葡萄球菌含量。樣本的種類包括肉類、家禽及其製品(例如燒味、鹵味等);預先切開水果、沙律;魚生;甜點;中式冷盤;三文治和腸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