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近日的「佔中」政治事件,令市場憂慮滬港通的「通車」時間將延遲。圖為示威者在金鐘集會。 劉國權 攝
傳「技術理由」押後 任志剛:倘涉政治不利香港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孔雯瓊 香港、上海報道)內地及本港兩個市場,近半年來都在密鑼緊鼓地準備滬港通,惟近日的「佔中」政治事件,令市場憂慮「通車」的時間將延遲。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直言,「因政治理由而拖遲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有本港和內地金融界人士不約而同指出,倘「佔中」事件未能解決而開通滬港通,將打擊滬港通的聲勢;只有事件解決,滬港通方可水到渠成。另外,昨晚有線電視引述內地媒體指,內地或以技術理由延推滬港通,相信滬港通今個月難以出台。
市場原預計滬港通會於本月27日開通,而早前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曾表示,會於開通前兩周正式公布詳情。若在本月13日(下周一)公布「死線」時仍沒有消息,理論上滬港通已被推遲。
任:有可能因政治延推
任志剛前日出席活動時表示,希望滬港通可如期通車,但因為政治理由而拖遲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他以當年任職金管局總裁時的經驗稱,人民銀行對政策開放雖完全以專業角度來考量,但也不排除其他部門會從政治角度出發。倘滬港通的推遲,是由於政治因素的話,對香港將會相當不利。
他說,個人不希望這事情會發生,因滬港通原意並非單純令香港受惠,而是透過香港市場,逐步對外開放內地資本賬,「對國家好,再對香港更好」。
港擔當中間人 須「靠得住」
表明不欲多談政治的任志剛說,政治必然會影響金融市場,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離岸人民幣中心,加上內地資本賬未完全開放,海外資金要經香港出入,香港擔當着中間人的角色,但大前提是本港要給予內地政策制定者及領導人清楚信息,「香港是靠得住的」。
任志剛亦表明,不欲見到「滬紐通」或「滬倫通」,與紐約及倫敦市場聯通。他透露,當年推動本港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時,曾建議內地不要「另起爐灶」,可惜事與願違。至今,全球已經出現多個離岸人民幣中心,料因內地不欲過分依賴香港。借鑑過去歷史,他寄語金融業界要抓緊機遇,在專業上做大做強,令本港有充足的流動性,使得內地在金融發展上,不能缺少了香港。
張華峰:今月強推或損聲勢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亦認為,倘持續「佔中」,金融業肯定首當其衝,因為一個地方的政治若動盪,資金自然會撤出該市場,長遠更會令投資者對香港失去信心。如果今個月強推滬港通,港股表現卻不理想,對滬港通的聲勢也會有所打擊。
業界:待平息始水到渠成
在北京尚公(上海)律師事務所金融律師林嶸看來,「佔中」影響了滬港兩地公司的股權收購和資產結構優化,對滬港通確是一個很大的負面影響。到昨天為止,尚未有滬港通確切的開通時間公布,這意味着滬港通很可能會因為「佔中」事件而延後開通。原本滬港通更看重借香港這個平台向世界開放資本項目,而內地部門推行相關政策或多或少滲入政治因素的考慮,只有當香港平穩解決「佔中」事件後,一切程序方可水到渠成。
湘財證券分析師周樂峰也認為,滬港通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港股通,即內地投資者可購買港股。現在因「佔中」事件導致香港政治環境不穩定,如此一來不僅造成港股指數下跌,還打擊了大批內地投資者對香港市場的信心和積極性。如果情況不能改善,就算滬港通開通後,也沒有投資者或機構會願意拿出資金去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