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前日提出,要在更大範圍內推廣上海自貿區的經驗。看到這條新聞,忽聯想起財爺曾俊華周日的網誌《摧毀羅馬》,財爺指,目前的內部爭鬥將把香港帶進「自殘」的局面,擔心香港會由盛轉衰,和歷史上曾經輝煌一時的城市羅馬一樣沒落。他的擔憂絕非危言聳聽,正當香港在玩「自殘」的時候,另一邊廂,競爭對手及內地發展卻不會停步。
綜合新華社及外電報道,習近平主席本周一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提出,對上海自貿區試驗取得的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能在其它地區推廣的,要盡快推廣;能在全國推廣的,要推廣到全國。要在推進現有試點基礎上,選擇若干具備條件的地方發展自由貿易園(港)區。
滬經驗料快推至粵津閩
據參與研究自由貿易園區建設的消息人士透露,上述講話包括兩層含義:一是「選擇若干具備條件的地方」以及「能在其他地區推廣的要盡快推廣」,意指在廣東、天津和福建設立自由貿易園區。
二是對上海試驗取得的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能在全國推廣的要推廣到全國」,就是指將上海部分經驗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第一層含義已明確暗示,將在廣東、天津和福建盡快建立自由貿易園區。按照指示精神,下一步,國務院將逐個審批廣東、天津和福建設立自由貿易園區的方案,估計在年內基本審批完畢。
內地發展急步快跑,前特首董建華上周見記者時表示,回歸時香港的GDP相當於中國大陸的16%,今天只相當大陸的3%。當香港衰落了,誰人會最得益?
本港內耗重創經濟民生
回看香港的現況,「佔中」行動發展至今已逾一個月,對社會民生造成巨大影響,目前還未有「收科」的跡象。在佔領行動發生之後,部分議員更宣布在立法會展開大規模的不合作運動,要全面癱瘓政府的運作。可以預見,政府的各項工務工程未來於立法會的審批時間將會更長,令工程進度減慢,造價上升,屆時自然又是全民埋單。
財爺提到,香港近年的基建投資,由過往幾年的平均約400億元,增加至近年逾700億元,政府期望通過填海造地、興建公路、鐵路網絡等等,讓這個有700萬人口的城市能夠維持並提升城市效率,增加經濟容量。上年度的立法會工務小組,由於有議員拉布,21個項目未能及時審批,需要順延至今年會期,個別項目更加要重新招標。經點算,這些項目平均會延誤半年,令總成本增加約10億元。
也許,有些人覺得將香港帶回到刀耕火種的時代,是很環保及浪漫的一件事情,但可能他們根本沒有想過,目前每年數百億元的社會福利、醫療、教育等等經費,屆時從何而來?目前的教育、醫療及社會福利屆時又如何維持?「佔中」者究竟想將香港帶到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正如財爺所言,羅馬不是一天建成,但要摧毀羅馬,可能只是一念之差。一座偉大的城市,要靠城市的人民自己去保護、延續。
■記者 蔡競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