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任志剛曾建議檢討聯匯制度。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堡明)本港實施聯繫匯率制度已30年,在昨日匯豐銀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冬勝發表其意見之前,過去亦曾有不少財金人士建議檢討聯匯制度,其中最具分量的批評當來自有份催生聯匯的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任志剛於2012年以《香港貨幣體制的未來》為題,從學術角度指聯匯制度無法有效對抗通脹,且會阻礙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以及維持本港貨幣政策穩健。
任志剛該看法在當時受到猛烈批評,但在聯繫匯率已實行近30周年的背景下,發文建議檢討實有對聯匯支持者當頭捧喝的意義。在受到批評的一年,東亞銀行(0023)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表態支持任志剛,李國寶當時稱,當香港回歸祖國50年之後,港元或將逐步淘汰。李國寶該番言論與昨日王冬勝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李國寶籲循序掛u人幣
李國寶於2013年承認,聯匯制度過去幫助本港發展,惟現時應部署未來進行檢討,因聯匯的確引發不少民生問題,例如通脹、生活水平下降等。李國寶當時認為香港本來與中國內地緊扣,港元最終會與人民幣掛u。
不過,李國寶認為與人民幣掛u前亦有一系列步驟可以遵從,他建議應先與一籃子貨幣掛u,再逐漸擴大一籃子中的人民幣比重,最終達至兩者掛u。
雖然每次有人批評聯繫匯率,均會引發大規模反擊,不過在人民幣國際化的環境下,本港難以獨善其身,特別是港元的廣泛使用度,會隨茪H民幣國際化逐漸減低,這將是不爭事實。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今年7月發表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指出,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八大支付貨幣;截至2013年底,人行已與23個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當局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總規模為2.57萬億元人民幣;人民幣國際債券和票據存量達到719.45億美元,同比增長34.9%。報告認為,人民幣有望在2020年前成為僅次於美元、歐元之後的第三大國際貨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