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廣盛)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本港9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值為376億元,按年升4.8%,惟與2013年同期比較,今年首9個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下跌0.4%。零售管理協會進一步預測,2014年全年零售業總銷貨值或會出現負增長。政府發言人表示,9月零售業銷售進一步改善,其中一個原因是有新型號智能手機推出市面,導致耐用消費品銷售急升;但最新的零售業銷售數據尚未反映「佔領」行動對本地消費市道所造成的干擾。
統計處數據顯示,今年9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76億元,較上年同月上升4.8%,與上年同期比較,今年首9個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下跌0.4%。扣除期間價格變動後,今年9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較上年同月上升6.6%,與上年同期比較,今年首9個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下跌0.3%。
雜項耐用消費品升70.3% 受惠智能手機
按商店主要類別銷貨價值由高至低分析,今年9月與去年同月比較,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上升2.7%;其次為超級市場貨品升2.1%,服裝升7.9%,藥物及化妝品升9.0%,電器及攝影器材升0.2%、其他未分類消費品升12.2%,雜項耐用消費品升70.3%,汽車及汽車零件升15.0%,燃料升0.8%,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升5.4%,書報、文具及禮品升8.9%,中藥升0.4%,以及眼鏡店升7.6%。另一方面,百貨公司貨品的銷貨價值下跌2.8%;其次為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跌9.1%;以及傢具及固定裝置跌4.4%。
政府發言人表示,9月零售業銷售錄得今年以來最強的按年增長,其中一個因素是有新型號智能手機推出市面,導致耐用消費品的銷售急升;而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售,亦隨着高基數效應減退而出現溫和反彈,足以抵銷中秋節在今年和去年於不同時間出現對按年增幅產生的負面影響。
發言人續說,撇除以上的因素後,9月零售業銷售仍有溫和增長, 反映第三季的本地消費意慾有所改善,以及訪港旅客持續顯著增長所帶來的支持。
不過,政府發言人補充,雖然零售業銷售最近有所改善,但最新的零售業銷售數據尚未反映「佔領」行動對本地消費市道所造成的干擾。此外,訪港旅客消費模式轉變所帶來的下行風險仍然持續,當局會密切留意零售業的狀況。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對數據作出分析,她指麵包、糕餅、糖果及餅乾與去年同月比較,跌19.6%,相信與今年中秋節和去年中秋節月份不同有關。
她續說,值得留意的是雜項耐用消費品勁升70.3%,相信是受iPhone6推出帶動,她認為若扣除這個數據,9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值或只會按年升4.2%。
數據未反映「佔中」影響 全年或負增長
麥瑞琼又表示,9月的零售業銷售數據比她預期為好,但認同相關數據未有反映「佔中」的影響。她解釋「佔中」是在9月28日開始,相信影響應該會在10月第二個星期開始浮現。
麥瑞琼進一步預測,2014年全年零售業總銷貨值或會出現負增長,「全年零售業總銷貨值可以做到持平已經偷笑,因為現在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仍然是負增長0.4%,除非之後3個月可以有6%至7%增長,否則應該一定會出現負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