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偉
「這個戴耀廷太陌生!」這個評語不是建制派中人說的,也不是筆者說的,而是一些反對派人士近日私底下對戴耀廷的評價。為甚麼這樣說?因為在絕大部分反對派人士心目中,戴耀廷是一個政治色彩不濃厚的學者、對骯髒政治一無所知的書生,過去甚至刻意與反對派劃清界線。早年,有反對派人士曾經邀請戴耀廷擔當反對派的「智囊顧問」;或是在選舉中為反對派出謀獻策,就如成名、馬嶽等人一樣,但戴耀廷都沒有應允。所以,有反對派人士曾私下說,這個人有「政治潔癖」。
正是由於這個「政治潔癖」的形象,所以當他在2013年1月提出「佔領中環」之後,不少反對派人士都認為這只是他個人建議。但及後,戴耀廷卻愈走愈前,與陳健民、朱耀明組成「佔中」核心,成立「佔中」秘書處,並且將美國「顏色革命」專家夏普的一套「非暴力抗爭」引到香港。雖然「佔中」建議甫提出已招致輿論反彈,但由於戴耀廷過去的形象,由於過去在著作中對香港基本法的支持和擁護,令反對派以至不少建制派人士都對他疑中留情,輿論也大幅報道。原因無他,正是由於其形象背景所致。試想如果「佔中」由黃毓民、梁國雄提出,輿論會炒足兩年嗎?絕不可能。
但隨着「佔中」的發展,除了個別核心如李柱銘、李卓人之流外,不少反對派人士開始發覺這個戴耀廷變得愈來愈陌生。本來早揚言會在十月一日發動「佔中」,繼而自首完結,但及後他卻偷偷改了劇本,與學聯、「學民思潮」合謀提前發動,攻政府一個措手不及,連「自己人」也蒙在鼓裡。近日大量網上秘密文件更揭發,戴耀廷如何暗中向港大民研計劃及不同學系作「匿名捐款」,意圖控制「佔中公投」。他甚至向港大人文學院捐款35萬元,用作聘請公民黨憲制及管治支部執委向梓騫,而此人及後更調到港大民研協助「佔中公投」。說穿了,就是要將「佔中公投」結果控制於掌心,及後「公投」果然報大了10多萬票,由此可見戴耀廷的權謀手腕。試問如此手腕,似是一名學者嗎?如果是身家清白,這筆神秘捐款又來自何處呢?
更令不少反對派驚訝的是,戴耀廷竟然是民主黨創黨成員,從政資歷極深,但這個秘密卻掩藏了幾十年,知道者幾希。如果不是秘密文件揭發,恐怕連不少民主黨員也不知道,原來戴耀廷竟然是他們同黨。然而,戴耀廷卻一直擺出一副不涉足政治的樣子,甚至公然撒謊否認是民主黨員,面皮之厚令人咋舌。直至東窗事發,外界才知道戴耀廷一直有意掩藏與反對派以至外國勢力的關係,就是為了做「無間道」,潛伏在學界,在關鍵時候出來發揮作用。直到今日,隨着他高呼「佔中運動已經變成雨傘革命」意圖卸責之後,社會各界才看清楚其真面目,但米已成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