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機密文件披露,去年小米公司淨利潤達34.6億元人民幣。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梁偉聰)小米成立短短4年,就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生產商,僅次於美國蘋果及韓國三星。雖然小米主攻平價市場,但其賺錢能力不容忽視,昨日《華爾街日報》引述一份機密文件,披露去年小米公司淨利潤34.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84%。另外昨日又傳出,小米將於明年在港上市,但小米公司相關人士表示,該消息為假消息,小米尚無相關上市計劃。
事實上,早前小米總裁雷軍已經表示,至今仍堅持小米在創辦5年內不會考慮上市,並相信還可以再等10年。不過,成立僅4年的小米,不但有望成為最短時間內進入全球500大的企業,現時更擊敗三星,以15.4%的市佔率成為內地最大手機廠,三星僅13.5%,屈居老二。據韓聯社引述STRATEGY ANALYTICS數據報道,若單以智能手機市場計算,今年第三季,小米內地市佔率達16.2%,三星為13.3%,但去年同期小米的市佔率僅為6.4%,三星則為21.6%。
內地市佔擊敗三星奪冠
小米除了在市佔上擊倒外國大牌外,實際的盈利能力亦非常驚人。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從一份小米向銀行展示的保密文件顯示,披露去年小米公司淨利潤34.6億元,按年增長84%。同期的營收則翻了一番多,達到270億元。另外一張表格預計,該公司今年的淨利潤將增長75%。小米公司發言人對報道不予置評。
市場營銷策略非常有效
在文件曝光前,許多分析師認為,內地智能手機廠商以低價搶佔市場份額是以犧牲利潤為代價,勢必影響盈利能力。當中小米最廉價的紅米1S手機起價僅為699元,旗艦產品小米4起價1,999元。但文件中的數據足以令人震驚,這顯示小米的市場營銷策略成本較低但非常有效。
小米一直以網絡銷售手機,通過與用戶在網上互動,以及經常根據他們的意見調整軟件和功能,令小米在內地擁有大量忠實支持者,以及迅速擴張。這有別於傳統競爭對手在電視廣告及其他傳統推廣方式上大花金錢。分析師表示,小米營銷的策略成功之後,許多內地手機生產商亦開始注重互聯網營銷,使用社交媒體來和消費者打交道。但分析師指,目前不清楚小米能否維持利潤率,因為內地的智能手機市場競爭者愈來愈多,亦愈來愈飽和。
另外,知情人士透露,為給境外業務擴張提供資金,小米正尋求新一輪融資,有消息指對應估值已達400億美元至500億美元。去年8月小米已進行第四輪融資,對應的公司估值為100億美元,比2012年6月時40億美元的估值高一倍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