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正在澳洲舉行的G20峰會傳出消息,中國將成為2016年G20峰會東道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爭取舉辦G20峰會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全球「話語權」,提升中國國際影響力,同時也意味着中國看好G20峰會機制。金燦榮指出,中國不可能永遠只做「打工仔」。
對G20機制最有力支持
金燦榮指出,中國爭取承辦G20峰會意味着中國還是比較看好G20機制的,認為該機制存在一定前景,因為該全球性機制既有發達國家又有新興國家,範圍較廣。金燦榮認為,特別是在當下,G20倡導者美國對G20存在一定猶豫和糾結之時,中國爭取承辦峰會無疑是對該機制最有力的一次支持。
金燦榮認為,中國在G20中發揮的協調作用將不亞於APEC,而且可以預見,到2016年,中國舉辦的G20峰會一定會更加出彩,要比剛剛舉辦過的APEC更好。「相信中國也可以以東道主身份在會議議程的設置中融入一定的『中國想法』,推進一些自己想推進的雙邊關係,無疑舉辦這樣的全球性會議對中國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的,中國也可以借此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我個人預測,到2016年中國GDP有望超過12萬億美元,美國到時候應該也就是18萬億美元,屆時中國的經濟質量會更好,舉辦G20峰會的層次也會更高。」金燦榮說,「一個國家也好比做一個企業一樣,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產品、技術和定價權。定價權也叫話語權。當下,中國的產品已經很好,技術可以說在進步中,但是在話語權這項中較弱,中國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話語權,絕不可能永遠都只做一個『打工仔』。」
有利全球經濟秩序更公平
還有專家指出,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不僅有利於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也使得全球經濟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方向發展。努力形成各國增長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贏格局才是世界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專家建議,中國要承辦G20峰會還需要研究解決四方面問題。國家外匯管理局原副局長魏本華日前指出,中國應該着力破解全球經濟新常態;發達國家內部貧富懸殊;如何幫助發展中國家盡快建設基礎設施;如何讓世界正面理解人民幣國際化政策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