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參與策劃 積極培訓 (「佔中」籌備策劃階段)
■ 立法會內全部27名反對派議員均參與「真普選聯盟」,以對抗特區政府就政改展開的諮詢工作。
■ 為「佔中」做準備的「華人民主書院」於去年6月起,多次舉辦「非暴力抗爭公開訓練營」,負責講授的是台灣民進黨核心成員,前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前社民連主席陶君行等參與「訓練」。
■ 反對派積極鼓動學生罷課,並在添馬公園集會現場參與演講。
2. 表面「潛水」 暗中參與(爆發至11月上旬)
■ 9月28日「佔中」爆發後,反對派政黨頭面人物擔心違法被控,採取明哲保身、紛紛「潛水」的策略,將學生推上第一線,自己就躲在後面支援「佔中」活動。
■ 包括李卓人在內的多名反對派議員將自己的立法會辦公室,作為「佔中」行動指揮部,還讓組織者留宿。
■ 反對派各政黨派「飯盒會」召集人梁家傑參與「佔中」核心層,積極出謀劃策並協調反對派的行動,為學聯與政府對話的方式「教路」。
■ 由李卓人的職工盟出面,組織義工擔任「佔領區」糾察,搭建路障等。
■ 提供大量物資保障。
3. 浮出「水面」 直接參與(11月上旬至今)
■ 反對派多個政黨認為學聯的「佔中」活動後勁不濟,紛紛在各「佔領區」插旗「亮相」,直接而高調地跳出來,擬奪取「佔領」行動主導權。
■ 何俊仁主導向法庭上訴,企圖阻擾法庭禁制令的實施,令「佔領」行動苟延殘喘。
■ 其他反對派人物不斷出現在「佔領區」,為示威者打氣。
■ 李卓人、陳偉業等人策劃在旺角被清場後,建立新的「佔領區」。
■ 密謀暴力抗拒警方清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