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佔領」行動已歷時逾50天,身在澳洲布里斯班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在其個人網誌上撰文指出,守法是法治的重要部分,違反法院禁制令更是直接衝擊法治的核心,絕不應該。他又指出,示威者聲稱「佔領」行動的目標是要爭取民主,但否決政改方案卻令數百萬市民失去選舉行政長官的權利,與爭取民主背道而馳,認為是時候回歸理性,停止「佔領」行動。
曾俊華撰文時正與二十國首腦及代表團一同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他指出,國與國之間充滿着各種矛盾,尚且可以理性商討,互相尊重對方的關注,務實地達成互惠的協議,相信香港市民間對政改、「佔領」行動的不同意見,也可以通過理性、務實的討論,達到共識。
甘地自我犧牲 非靠阻人生活
他舉例指出,社會上對法治的討論已開始有一些共識,明白守法不是法治的全部,但守法卻是法治的重要部分,「要把非法行為辯解為不破壞法治,即使不是不可能,也須要極高的門檻,犯法後自首顯然並不足夠。違反法院禁制令,更是直接衝擊法治的核心,絕不應該。」
對於示威者以所謂「公民抗命」作為「佔領」行動的道德理據,曾俊華稱並無深入研究過,但他認識廣為稱頌的近代「公民抗命」例子,如甘地與曼德拉,都是靠自我犧牲為感召,而非靠影響其他市民生活及利益,作為向政府施壓的籌碼。他續稱,示威者聲稱「佔領」行動的目標是要爭取民主,示威者當然有權利表達對人大常委會決定的不滿,但否決方案令數百萬市民失去選舉行政長官的權利,卻是與爭取民主背道而馳,「示威者有否顧及其他市民的權利、有否聽聽他們的意見呢?」
應回歸理性 用理據服人
曾俊華表示,「佔領」行動已持續逾50天,是時候回歸理性,「如果示威者真的相信他們所爭取的是正確的目標,他們應該停止『佔領』行動;他們應該先用理據說服其他香港市民,特區政府肯定會如實向中央政府反映香港的民情。」
對於二十國集團峰會,曾俊華指G20的成員代表了全球80%的本地生產總值及三分之二人口,對環球經濟舉足輕重;中央政府一直同意香港特區派出代表,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份參加G20峰會,以更了解國際最新政治與經濟形勢。他認為,香港能夠參與該些重要國際平台,對維持香港的獨特地位有很重要的作用。他表示,國際金融風暴爆發6年,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仍然緩慢,不少經濟體的就業情況也不理想,各成員國提出了不少促進貿易、增加投資基建、創造職位等措施,如果成功落實,可望令全球經濟獲得2.1%的額外增長。
此外,各國亦意識到,要尋求更高、更優質的經濟增長,基礎設施的投資尤其重要。他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不少開發銀行募集資金與管理資產的地方,相信能為各國基建投資出一分力。他又謂,香港一直支持國際金融改革,積極參與各項改革措施的討論,並會確保本地法規符合國際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