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周山村婦女參加村規民約修訂討論。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句被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千百年來左右着內地農村男女的命運。男人們一生一世住在一個村落,繼承和擁有土地、房產等資源,擔任傳宗接代的任務,女子則要出嫁,離開生養自己的父母。然而,一直被認為是窮鄉僻壤的河南登封周山村,卻對這一婚俗大膽說「不」。周山村不僅辦起了「女娶男」的婚禮,還讓外嫁女回村落戶......這個距離聞名遐邇的少林寺只有半小時車程的小鄉村,究竟是怎樣在內地率先打破傳統婚俗,以「村規民約」的形式賦予婦女平等權益的呢?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蕊/實習記者 張倩、通訊員 尚曉通 登封報道
11月的登封已經開始冷,但走進周山村,綠樹成蔭、藍天白雲,空氣都變得清新起來,吸到鼻子裡都是涼的,感覺和外邊大不一樣。
周山村確實和外邊大不一樣。這裡發生的幾件事情不僅改變了本村的命運,甚至影響到了全國。
女娶男 婚居自由達共識
2008年11月26日,周山村的郝枝為大女兒濤紅舉辦了一場轟動全村的「女娶男」婚禮。這是她一家人一輩子都難忘的一天。
婚禮現場熱鬧非凡。禮台下人山人海,禮台兩邊大幅對聯寫着「男尊女、女尊男、男女平等;男娶女、女娶男、兩樣都行。」女兒濤紅坐着花車風風光光地把女婿接了回來。村民都說「周山村幾千年都沒有過這樣的婚禮」,也有村民感慨,「真是生男生女都一樣,招女婿也照樣排場」。
自此之後,婚居自由則成了周山村村民的共識。「男到女家,女到男家均可,婚居自由。以前農村還規定家裡有兒子的,女兒不可以招婿。現在不管家裡有幾個兒子,只要女兒想招婿都可以,婚嫁自由。」長期關注婦女權益問題的河南社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梁軍告訴記者。
破舊俗 女兒打幡摔盆
在農村,除了婚嫁和生育之外,傳統喪葬習俗中也有很多重男輕女的規矩。從報喪、出殯到打幡摔盆,每一個儀式都是男性為主。「死者的孝子一手拿着招魂幡,一手摔盆,一路號啕。打幡摔盆只有繼承人才能做。因此,在農村打幡摔盆具有很重要的繼承意義。」梁軍告訴記者。
在村裡做計生工作的周改雲家五個姐妹,沒有弟兄。2012年母親過世時,她主持了出殯儀式,還讓四妹摔盆。這場葬禮讓大家看到,女兒照樣可以養老送終。村裡一位老太太說:「事情這樣一辦,那些沒有兒子的老人再也不用抬不起頭了,再也沒人敢說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