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經濟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內地擬設保障基金救信託公司


香港文匯報訊 內地將成立信託業保障基金,對信託公司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穩妥解決剛性兌付問題。根據銀監會與財政部聯合昨日發布的《信託業保障基金管理辦法》,信託公司可向保障基金公司提出申請,並提交流動性困難解決方案及保障基金償還計劃,之後,保障基金將對信託公司進行有償救助。

逐步釋放存量風險

銀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行業保障機制明確要求在「賣者盡責」前提下切實落實「買者自負」,如果賣者(信託公司)已經履職盡責,出現的風險均將由投資者自己承擔。保障基金的介入,可將單體項目和單體機構風險消化在行業內部,是逐步釋放存量風險、減少對金融市場乃至社會負外部衝擊的關鍵手段。

保障基金主要由信託業市場參與者共同籌集,包括信託公司或融資者等利益相關者。信託公司按凈資產餘額的1%認購;資金信託按新發行金額的1%認購,屬於融資性資金信託的,由融資者認購。保障基金現行認購執行統一標準,條件成熟後再依據信託公司風險狀況實行差別認購標準。

保障基金的日常運用主要限於銀行存款、同業拆借、購買政府債券、中央銀行債券(票據)、金融債券、貨幣市場基金等。

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內地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達12.9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稅後利潤440.86億元。然而,隨着經濟下行壓力,產能過剩、樓市下行等問題顯現,2013年下半年以來,信託業風險開始顯現並逐漸增多。

相關新聞
A股動民心 催熱配資業務 散戶有1元可借10元 (2014-12-13) (圖)
中證監查融資 市場料暫降溫 (2014-12-13) (圖)
10公司警示退市風險 (2014-12-13)
上月新增信貸創歷史同期新高 (2014-12-13) (圖)
內地擬設保障基金救信託公司 (2014-12-13)
傳人行開閘 全年新增信貸擴至10萬億 內銀紛加大放款力度 (2014-12-12)
央行公開市場續零操作 (2014-12-12) (圖)
憂加碼「去槓桿」 A股彈完散 (2014-12-12) (圖)
惠譽料內險增另類投資 (2014-12-12)
工商總局證天貓賣假貨 (2014-12-12)
動盪市 近400億債券取消或推遲發行 (2014-12-11) (圖)
炒再出招 滬指彈近3% 分析料未來一年最多減息3次降準6次 (2014-12-11) (圖)
股民:心態時機是關鍵 (2014-12-11) (圖)
12新股獲批 春秋國信上榜 (2014-12-11) (圖)
阿里平台被指存洩隱私風險 (2014-12-11)
阿里影業料中期減值撥備3.23億 (2014-12-11)
銀聯:內銀卡消費信心新低 (2014-12-11) (圖)
中海油科佩克簽產品分成合同 (2014-12-11)
中海外11月賣樓金額151億 (2014-12-11)
小機場補貼明年擴至146個 (2014-12-1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經濟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