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說起9年前的國家公祭提案,趙龍至今記憶猶新。 記者趙勇 攝
案由:關於將每年的12月13日
定為國家公祭日的建議
提案人:趙龍
提案時間:2005年3月全國「兩會」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製造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戮我同胞,姦我婦女,滔天罪行罄竹難書。後經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查證:我同胞被屠殺超過30萬人,婦女遭姦殺兩萬餘起,南京城內各類建築被毀達三分之一,公私財物被劫不計其數。日軍之暴行實為人類文明史所罕見,給中國人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傷痛。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為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殺受難同胞,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市都舉行各界人士和群眾參加的祭悼活動。這對教育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勿忘國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無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這種祭悼活動為江蘇省、南京市組織的地方性群眾活動,其規格、規模和影響畢竟有限,這與南京大屠殺這個震驚世界的重大歷史事件所包蘊的意義完全不相適應。
南京大屠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生的人類三大慘案之一,並成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指控日本侵略軍在華暴行罪證的典型判例,其真實性、代表性為國家社會公認。
胡錦濤總書記去年5月在視察南京大屠殺受難同胞紀念館時指出:「這裡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地方。任何時候都要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這段慘痛的歷史」。
今年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為了更好地表明中國政府和人民反對戰爭、維護和平、捍衛人類尊嚴的正義立場,更好地警示和聚焦於國人,建議將每年的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每年的此日,在南京大屠殺受難同胞遺址舉行有國家領導人出席、社會各界人士及國際友人(包括外國政要)參加的公祭活動,並以法律或制度形式固定下來。使世界永不忘記,讓國人永世銘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