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周頌英在遺體捐獻紀念園內悼念父母。 網上圖片
遵照父母生前的意願,當他們過世時,周頌英把父母的遺體先後捐獻出去。然而,她沒有料到,此後的10多年,她和家人一直生活在鄰居和親友們「異樣的眼光」中。12月9日,周頌英帶着女兒搬入一處新居,這是她6年來第3次搬家。而每一次搬家,都是為了逃離周遭的「揶揄」。■澎湃新聞
年近五旬的周頌英表示,就因為遵照遺囑把父母的遺體捐獻了出去,她在世俗眼光中飽受「罵名」。不理解的鄰居和親友認為,周頌英讓已故父母接受「千刀萬剮」,而非「入土為安」,這是「不孝」。
周頌英的父母在2002年填寫了捐獻遺體志願書,成為蘇州首例夫婦遺體共同捐獻者。同年3月,37歲的周頌英繼父母之後,也選擇成為捐遺志願者。
2006年4月,周父去世後,成功完成了遺體捐獻。這個消息傳開後,「鄰居和親戚都說我不孝,問我『是不是沒錢給父親買墓地』」,周頌英說,還有人要求她將父親的遺體「要回來」。
為照顧臥病在床的母親,也為了避開鄰居的指摘,當年,周頌英選擇了搬家。但還是時常遭到揶揄,2007年,她不得不再次搬家。
2008年5月,周母離世,周頌英為其完成遺體捐獻。此時正值周頌英工作調動,在新單位收到紅十字會寄來的捐遺證書,事情又傳開了。「乾脆就單幹了」,周頌英辭去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做起了非醫療健康諮詢師。
女兒也加入捐遺行列
周頌英現年25歲的女兒也加入了捐遺行列。她在23歲時選擇了捐遺,但從不在單位提起,「同事都不知道」。
社會的不理解,給捐遺志願者的工作帶來難題,但周頌英也感受到,儘管反對的聲音一直都有,「但已經在慢慢好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