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松
「佔領」行動是挑戰中央和特區政府的嚴重政治事件,違法造成惡劣影響。事後進行反思,可以汲取許多寶貴的經驗教訓。
有人認為事過境遷,現在需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不宜繼續糾纏於政制爭拗。此言有一定道理。不過,樹欲靜而風不止,那些抗中亂港之徒今後仍要搗亂破壞,動作多多,成為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巨大障礙,若不加以清除,社會仍會處於動盪、混亂狀態,豈能置之不理?有論者預言反對派的搗亂活動會常態化,確有先見之明。既然「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們就要認真應對,不可掉以輕心。近聞公民黨要修改黨章,調整政策,一方面宣揚其「港獨」含義的「本土意識」,另一方面則視青年人為主力軍,企圖以青年主導抗爭行動。民主黨亦打算走激進路線,一再聲稱實行「真普選」的立場不會改變。至於「雙學」,更揚言滲入社區,擬再煽動罷課、罷工、罷市。足見反對派並沒有從「佔領」失敗中汲取教訓,他們磨刀霍霍,竟以為抗爭愈多愈烈,愈能贏得市民(特別是年輕人)的支持;殊不知這種露骨的叛逆性行為對國家和香港的破壞會成為反面教材,喚起更多市民的覺醒。此雙刃劍,你偏要揮舞,害了別人,自己也會遍體鱗傷。今年和明年將先後進行區議會與立法會選舉,升級版的激烈抗爭對參選是利是弊,反對派怎能不深思?
「佔中」背後的根本原因,是我們反思時的首要問題。有人認為市民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理解有偏差,這是主因。表面上看似乎成立,然而若進一步深究,則不難發現,產生這種偏差,主要是源於反對派的搗亂。他們多年來抗中亂港,肆意歪曲「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對市民(特別是青少年)作出種種似是而非的誤導,甚至煽動市民「公民抗命」,以衝擊法治為榮。其次,特區政府推行國民教育不力,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雖有推廣,但並不普及,亦不深入,只滿足於形式上的宣傳,沒有講求實效。港人對國家、「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認識因而不足。
由此可見,「佔領」行動完全是抗中亂港分子一手炮製出來的。他們雖只佔極少數,但破壞力頗大。通過勾結外國勢力,反對派成功迷惑了一些市民,因此更加冥頑不靈,甚至有恃無恐。但反對派實際上是外強中乾的貨色,那些不可告人的醜事一旦曝光,違法行徑一旦被追究,他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可惜這些人總是高估自己,得勢便猖狂,一味胡作非為,終將自掘墳墓。因此,對反對派不可作無原則的讓步,更不可畏縮。概而言之,政府堅持原則,堅決依法辦事,他們的惡行就難以得逞。「佔領」行動的徹底失敗,充分顯示出反對派的這種本質和特徵。
政府施政應有所改善,並發揮更大的正能量。制訂的政策措施,只要符合民意,有利於社會的穩定繁榮,便要果斷推行,不要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拖拖拉拉,只會費時失事,徒令公眾不滿。對於施政上的缺失,政府應從速改正。例如國民教育的推行,自從反國教風波之後,日見薄弱,政府高層鮮有提及。反對派便加強對公眾實行西方價值觀的洗腦,甚至公然宣揚港人自主、命運自決的「港獨」意識,以抗衡「一國兩制」和基本法。青少年如能獲得國民教育的熏陶,對「一國兩制」有正確的認識,就不會輕易受人誤導,這是「佔領」行動另一個重要的經驗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