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港鐵沙中線土瓜灣站早前於工程期間發掘出大量宋、元遺蹟,港府於2014年11月20日向古諮會建議將大部分遺蹟作原址保留,並就兩項對土瓜灣站的建造與設計有較大影響的遺蹟提出多個保育方案。這些方案一出,便引起了多方爭議。究竟具有歷史價值的古蹟保育是否可以以工程超支或延期作為代價呢?各方持份者又有何看法?作者將於下文一一探討。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慧
議題探索:
單元一:今日香港(按教育局課程指引)
主題1:生活素質
探討問題:香港維持或改善居民的生活素質的發展方向如何?
.香港居民對不同層面的生活素質的優次有甚麼不同看法?
單元六:能源科技與環境(按教育局課程指引)
主題2: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為何成為當代的重要議題?
.可持續發展為何成為當代的重要議題?
.社會大眾、不同的團體及政府,可以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作甚麼回應?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慧
概念鏈接:保育(Conservation):一切保護歷史建築令其文化意義得以保存的措施,包括修復、翻新、改建及活化再利用。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慧
小知識:《古物及古蹟條例》(Antiquities and Monuments Ordinance- Chapter 53):香港的文物古蹟受《古物及古蹟條例》保護,條例用以保存具歷史、考古及古生物學價值的文物。1976年,港府制定了《古物及古蹟條例》。同年,古物諮詢委員會和古物古蹟辦事處相繼成立。根據條例,發展局局長是古物事務監督,如他/她認為某地方、建築物、地點或構築物因具有歷史、考古或古生物學意義而符合公眾利益,可徵詢古物諮詢委員會意見,並在獲得行政長官批准後,以憲報宣布某處為古蹟,以作保護。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