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富達證券(香港)市場策略研究部高級經理 何天仲
近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公告,將於2月9日推出上證50ETF期權產品,引起市場關注。由於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通過提升槓桿水平拉動經濟發展的模式在中國已難以為繼,去槓桿及提升融資能力成為政府思考的兩大問題。這種背景下,通過金融改革提振股市表現,為實體經濟輸血成為極佳的解決方法。因此,自IPO註冊制、滬港通之後,深港通也已進入部署階段,再加上期權試點,內地股市體制日趨完善,A股發展前景值得期待,港股也有望受惠。
現時A股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但對比發達經濟體,其體制仍較為落後。2014年A股以年內近53%的升幅雄踞全球榜首,市值也躍居全球第二,其中12月5日滬深兩市更創造了成交量破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世界紀錄。儘管如此,全球排名前20的證券市場中,僅滬、深兩大交易所沒有股票期權產品。現時推出期權試點,與國際接軌,既可豐富市場投資選擇,也可進一步提升交投熱情。
藉金融市場改革 推升經濟
准入門檻高 短期影響不大不過,期權試點的門檻極高,料短期內對市場的影響有限。據悉,內地監管部門對期權投資者設置了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準入門檻,除了要求投資者有超過50萬元的金融資產外,還須通過指定的知識測試,同時有風險承受能力及無不良記錄等。這些規定將會大大限制了試點人數,預計初期的投資規模和流動性都不會太大。不過,長遠來看,隨茠驩e逐步放低,期權對市場的影響力將會越來越大。
中國政府之所以大力推動金融市場改革,主要原因是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拉動經濟的三頭馬車(內需、出口和投資)之中,CPI不斷下行,甚至出現通縮風險,內需極之疲軟;出口情況與內需相似,也處於收縮之中;投資是最後的辦法,但由於內地整體經濟槓桿已經非常高,地方債危機也已開始顯現,加上不少投資的回報率偏低,投資反而可能會加重經濟負擔。在眾多解決方法之中,發揮股市的融資作用無疑是最佳選擇。激發股市的融資功能,可以為實體企業注入新資金的同時,還可降低企業的負債比率,一舉兩得。
內地市場將加快與國際接軌
筆者相信,包括深港通、沽空機制,甚至T+0等未來將會陸續推出,內地金融市場與國際接軌的步伐有望加快。內地券商無疑成為改革最大的受惠者,去年下半年至今,整體中資券商無論是股價還是盈利水平都已成倍增長。從目前情況來看,改革紅利已被充分釋放,不過改革進程難免出現反覆,惟市場過高的期望已透支未來的增長空間,投資者須保持審慎。■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