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7.4%。圖為上月中國-東盟(南寧)國際汽車展覽會熱鬧場面。中新社
增7.4%創24年新低 今年料「穩中緩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中國昨日揭曉2014年經濟成績單,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速降至7.4%的24年來最低位,但高於市場預期的7.3%,並基本實現年初制定的「7.5%左右」的目標。綜合數據分析,去年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需求均現回落,顯示中國經濟內需乏力,產能過剩並未根本緩解,通縮陰影揮之不去。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中國經濟處於三期疊加的「新常態」階段,下行壓力很大。專家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穩中緩降」,全年GDP增速7%左右。
去年中國GDP總量首次突破6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達到636,463億元,同比增長7.4%,增速滑落至1990年以來的新低。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4%,二季度增長7.5%,三季度增長7.3%,四季度增長7.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8,332億元,比上年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271,392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306,739億元,增長8.1%。從環比看,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5%。
「三駕馬車」同時回落
「三駕馬車」均現回落。2014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長15.1%,增速比2013年回落4.1個百分點;全年消費實際增速為10.9%,增速比2013年回落0.6個百分點;全年出口增長6.1%,增速比2013年回落了1.8個百分點。
馬建堂:增速符合「新常態」
對於去年7.4%的增速,馬建堂認為,這一增速符合「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增速換檔的客觀規律,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不過他也指出,中國經濟面臨增速換檔、結構調整和前期政策消化三期疊加,房地產調整和地方債的風險正在累積,但風險總體受控,下行壓力很大。
在經濟減速過程中,去年結構調整閃現亮點,投資對GDP增速貢獻率降低到48.5%,最終消費對中國GDP增長貢獻率則提高到51.2%,首次超過50%,比上年提高3.0個百分點。另外,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也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達到48.2%,工業中的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3%,佔比提高10.6%。
對於今年中國經濟,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主任祝寶良向本報分析稱,今年中國經濟將呈穩中緩降的態勢,投資可能繼續放緩,製造業仍面臨化解產能過剩的壓力,房地產投資將繼續大幅減速;而隨着就業和收入的穩定增長,消費需求將基本穩定,預計全年GDP增長7%左右。
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預計2015年GDP增長7.1%至7.2%,在底線思維下,穩增長力度將繼續加大,貨幣寬鬆不會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