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施政報告實事求是 明智抉擇邁向普選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任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1月20日記者會開場講話稿

梁振英特首以「重法治、掌機遇、作抉擇」主題,發表了新年度施政報告。全國政協副主席、前任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昨日舉行記者會,強調香港有機會在2017年實現500多萬香港市民,以一人一票選出行政長官,是香港前所未有的民主發展機遇。香港明智的抉擇,是堅決維護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國家主權,不容挑戰;是依法普選、民主漸進、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的民主道路,而不是要不斷挑戰人大的決議的道路。大家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應以公眾整體利益和香港長遠的福祉為依歸。以下為董建華開場講話全文:

多謝各位新聞界朋友抽空出席。我先就特首施政報告表示一下我的看法,之後,我很樂意回答大家提出的任何問題。

深切體會「重法治掌機遇作抉擇」

上周,梁振英特首以「重法治、掌機遇、作抉擇」這九個字為主題,發表了一份內容充實、願景清晰的施政報告。這份報告切切實實地,將香港一連串維護法治、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重要議題,作了具體的闡述,體現了特區政府緊貼民意的施政取態。我讀了這份施政報告,對這九個字的主題,我有以下的體會。

「重法治」這三個字,凸顯了國家憲制和香港法治對香港的重要性。我們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對法治的尊重,我們集體在政改過程中對香港基本法和人大「8.31」決定的遵從,我們在「一國兩制」的落實過程中,重視「兩制」,亦重視「一國」,這些都是彰顯法治精神,亦是香港社會安定繁榮的重要基石。

「掌機遇」這三個字,充滿生氣。在政制方面,我們有機會在2017年實現500多萬香港市民,以一人一票選出行政長官。這是香港前所未有的民主發展機遇。在經濟方面,國家經濟快速發展,估計在未來10年,中國的GDP總值將由現在的9.5萬億美元,倍增至19萬億美元。對香港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得的黃金機遇。我們要認識到,香港只有繼續發展經濟,才能為社會增加財富,推動民生。

「作抉擇」這三個字,就關乎我們如何選擇該走的道路。抉擇之一,是我們必須要走發展而非停滯的路。近年香港因為各式各樣的內部爭拗,拖慢了發展的步伐,間接削弱了我們的競爭力,假如我們還在發展路上遲疑,只會錯失機遇。抉擇之二,我們要選擇的是依法普選、民主漸進、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的民主道路,而不是要不斷挑戰人大的決議的道路。我們亦要堅決維護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國家主權,不容挑戰,這些都是嚴肅的選擇。

其實施政報告就市民關心的議題做了很多分析,並提出了具體政策。報告的亮點包括了好多市民最關心的議題,例如維護法治和政制發展;推動金融、專業服務和創新科技的發展;照顧房屋、土地和交通運輸的需求;推展扶貧、安老、助弱,全民社保。而面對青年和教育發展、社會老年化、醫療保障等等問題,報告亦有相當的關顧。總的來講,我認為這是一份深解民情、實事求是的施政報告。

籲客觀理性 謀共識落實利港政策

我非常明白,香港是多元社會,大家有不同的利益考慮,有不同的承擔,不同的立場。我深信香港政府將會繼續持開放態度,廣納民意。與此同時,我亦呼籲大家要採取客觀、理性的態度,在考慮問題的時候,以公眾整體利益和香港長遠的福祉為依歸,謀取共識,讓政府利港、利民的政策,可以盡早落實。

誠然,在今日的政治形勢下,政府施政的難度相當高。在港英殖民統治的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港督權力很大,議員都是委任的,政策的推行,儘管也有諮詢,但一旦獲得以港督為首的行政主導系統拍板,就相對較易落實執行。在立法會引入民選議員後,特別在回歸之後,市民對特首、政府和立法會議員有更多更高的要求。這種發展是民主進程不斷向前的體現,是可以理解的。另外,跟西方模式比較,特首在立法會內並未有執政黨的支持,所以施政過程亦變得特別艱巨。你們看看近來立法會的拉布拖延政府施政便明白了。

盼議員顧港人福祉 配合施政

在這裏,我希望立法會議員,在考慮自己選票的同時,也要考慮全體香港市民的福祉,配合政府利民惠港的施政,以推動香港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

團結香港基金作為一個智庫,就施政報告提出的一些重要的政策作出討論、研究,進一步向特區政府提出建議,希望藉此幫助香港抓緊機遇。

各位記者朋友,趁今日這個記者會,我亦想講幾句心裡話。我覺得,香港正處於一個十字路口。今年就是一個抉擇年,我衷心希望大家都會珍惜今日香港來之不易的安定繁榮,做出明智的抉擇,為香港着想,支持政府,支持政改,勇敢邁出政改制度推進的第一步。我亦相信,只要大家保持信心,攜手同心,團結一致,我們一定能夠為香港創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標題與小題為編者所加)

相關新聞
董建華: 國家主權安全不可妥協 (圖)
二十三條立法 特區憲制責任 (圖)
梁愛詩:國安法與廿三條有不同 (圖)
陳弘毅:二十三條自行立法 體現港高度自治
特稿:二十三條立法寬鬆
政界:廿三條立法可公開討論定細節 (圖)
反對派對號入座 攻擊吳秋北建議
政經人語:「民陣」欲屈特首打壓《學苑》谷遊行
張炳良:《學苑》播「獨」須深思
「本土」團體死撐「港獨」 (圖)
「佔中」本質 圖謀「港獨」 (圖)
「佔中」骨幹去年鼓吹「港獨」言論
從「命運自主」轉向「本土意識」 (圖)
《學苑》煽動「港獨」鋪路「佔中」 (圖)
董建華:「抉擇年」須走發展路 (圖)
特寫:與民分享智慧非「干政」
非「搞唔掂」:董評施政報告 CY:非首次提意見
讚施政報告願景清晰貼近民意
讚冷靜處理「佔」 臨危不亂「了不起」 (圖)
駁「洗腦」論 籲正面看軍訓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