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名人薈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商業化改進的昆曲是轉基因昆曲」 --專訪昆曲藝術守護者顧篤璜


放大圖片

最近一段時間,籌辦民間昆曲劇團是87歲的顧篤璜老先生最掛心的事,劇團的名字雖然還沒起,但很多前期工作已經做得差不多了。「搞這個劇團,就是要讓昆曲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演那些最正宗的傳統昆曲。我老了,沒多少時間了,這個事必須趕緊做起來,要不然的話,說不定以後就沒人知道正宗的昆曲是什麼樣子的了。」

文、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彭斌

有600多年歷史的昆曲誕生於蘇州地區,被譽為「百戲之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瑰寶,也是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唯一一個全票通過的「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顧篤璜老先生是著名昆曲導演,家中幾代都與昆曲有不解之緣,他本人更是「搞了一輩子昆曲」,被譽為「江南最後一位名士」。搞民間昆曲劇團,現實的困境是沒錢沒人,在之前的幾次籌備會議上,這都是大家提得最多的問題。

「搞民間劇團給昆曲留根」

顧老的設想是,利用他在昆曲界的影響力和人脈,聚集200名有志於保護傳統昆曲的同道,每人每年捐一萬塊錢,捐款者可全面免費聽戲。「最好是搞一個基金,有了錢,才能給唱戲的演員發工資,一個演員一年總得要個五六萬塊錢吧,一開始,有個5到18個演員就能開始演出了,18個演員可以演《牡丹亭》,要有30個人的話,演什麼戲都夠用了,比方講《長生殿》就要大劇團才能演」。

為民間昆曲劇團選定的演出場所,正是顧老費心經營了多年的蘇州昆劇傳習所,「有人演,有人看,這樣傳統昆曲才能好好地活下去」。為了克服開始時面臨的資金不足問題,顧老想了一個辦法,利用他的人脈找一些優秀的昆曲演員先去民間昆曲劇團串場,團裡面的演員還可以去其他地方演戲或演電影掙點補貼。「這事情肯定很難,但不管怎麼講,我得帶頭先把它做起來」,顧老認為,現在很多富裕起來的人正在回歸傳統文化的路上,「讓他們來支持原汁原味的昆曲傳承,是很有可能的。」

「原生態昆曲現在很危險」

「有人講我是個老頑固,是昆曲的保守派,但是你看看現在那些所謂創新的昆曲,都是靠燈光、舞美效果這些東西來吸引人,這麼搞下去,昆曲還叫昆曲嗎。昆曲是表演藝術,要靠演員的真功夫、靠表演來吸引觀眾,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在我眼裡就不叫昆曲。」--作為導演或指導過《牡丹亭》、《長生殿》、《玉簪記》等著名昆曲劇目的昆曲老人,顧篤璜老先生看不慣現在的那些「新昆曲」,「說是改革創新,適應現代審美,可改到後來把昆曲最精華的東西都丟掉了,這算什麼?」

事實上,從1951年從事戲曲工作以來,捍衛正統原生態昆曲就是顧老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原生態的昆曲現在很危險」,令顧老痛心的是,如今內地7個專業院團在職演員加在一起能保質演出的傳統昆曲折子戲不過200餘齣,近半個世紀傳丟了500齣傳統劇目。再加上昆曲藝術家大多年老體衰,資料、服裝、器材大量散失,專業藝校招生都招不滿......這些都是顧老憂心的地方。但觀眾們對原生態昆曲的喜愛,給了顧老很大的信心。

顧老現在還記得,2001年,蘇州昆劇院在香港等地演出原生態昆曲場場爆滿的盛況。那次巡演,蘇州昆劇院演出了《琵琶記》、《釵釧記》、《白兔記》、《永團圓》、《滿床笏》五部疊頭戲和一批折子戲。演出方式完全恢復傳統方式,不設佈景,僅用一桌二椅,恢復「出將、入相」;分場不分幕,不落幕;用小樂隊,傳統中國樂器伴奏;化裝和服飾也力求古樸。2011年6月,顧老導演的傳統昆曲《牡丹亭》在北京演出,同樣也是場場爆滿。「這都是原汁原味的昆曲,觀眾們都很喜歡嘛,當然要傳下去」,顧老說。

「留住根才能留得住遺產」

「非物質遺產文化這個概念很多人並沒有清晰認識,非物質是種精神層面的,在沒有把昆曲原汁原味地保存、傳承下去就搞創新,如把西方歌劇加入到昆曲中,這有可能加速昆曲的滅亡。」顧老認為,昆曲藝術不能當成產業來發展,不然「原汁原味」的昆曲將越來越少。

「現在商業化改進的昆曲是轉基因昆曲,國有戲曲劇團也都在忙荌筒囍悸甄鈰穧]工程」,為了保護原生態昆曲,顧老不僅在自己導演或指導的昆曲劇目中堅持原生態演出,甚至變賣家產籌集資金恢復了蘇州昆劇傳習所,並一直任所長至今。為了延續原生態昆曲,他費盡心思向自己的弟子傳藝,更四處張羅邀請「傳字輩」的昆曲表演老藝術家向傳習所的年輕演員授藝。

跟蘇州昆劇傳習所一樣,顧老同樣傾注心血的蘇州昆曲遺產搶救保護協會,也一直不遺餘力地保護原生態昆曲。顧老認為:「現在,『繼』字輩、『承』字輩昆曲藝術家大都已年過七旬,他們身上承載茩得珍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劇本,不是曲譜,而是舞台表演的一招一式,這個不能靠燈光舞美,只能通過人來傳承,留住根才能留得住昆曲這老祖宗留下來的遺產」。

相關新聞
「商業化改進的昆曲是轉基因昆曲」 --專訪昆曲藝術守護者顧篤璜 (2015-01-24) (圖)
勞倫斯.許「中國訂製」 啟航巴黎高級時裝周 (2015-01-24) (圖)
「席話席說」之探索才子們的真我(下) 「住好齱v創辦人楊志超與復古恤髮椅 (2015-01-24) (圖)
當代書畫名家周國城:融合「海派」與「嶺南畫派」是水到渠成 (2015-01-17) (圖)
《漫步人生路》三十載傳奇 鄭國江再憶鄧麗君 (2015-01-10) (圖)
「席話席說」之探索 才子們的真我(上) (2015-01-10) (圖)
山陰趙雁君 筆領風騷三十載 (2015-01-0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名人薈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