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港樓價癲升,市場人士及學者一致提醒市民入市要量力而為。 資料圖片
美國即將步入加息周期,恰逢歐洲央行推出量寬「放水」,對開放型經濟的香港前景再添不明朗因素,樓市更是詭譎難測。本港樓市現存五大風險,樓價指數節節攀升,供樓負擔比率已超過五成,加上居屋申請新高、政府頻頻增加土地供應未趕上需求、金管局再出招收緊按揭指引等,令人想到1997年樓市瀕臨爆煲前的相似情境。然而,市場人士及學者對今年市道看法有很大差別,但一致提醒市民入市要量力而為,別忘記九七樓泡爆破的慘痛教訓。 ■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洪鏘
本港樓市高升,各路高人皆有自家觀點,但不約而同建議市民入市前三思,必須考慮自身供樓能力,現市況難料,小心成了摸頂一族,到時要脫手就難了。長達廿年的長線投資必須思前想後,跟「瘋」入市純屬羊群心理,極不理智。
樓市現見頂訊號
經濟學者關焯照形容目前樓市以「非理性亢奮」主導,認為不少買家入市只考慮總價而非呎價,令樓價一直維持高企,「低過500萬元就急住買,但無考慮過得200幾呎,呎價仍然係好高」。由於中細價樓炒賣水位淺,炒賣風已蔓延至車位,令車位造價一年內升三成,亦是樓市見頂訊號。早前亦有研究機構指,本港樓價中位數達收入中位數17倍,數字遠較1997年嚴重,預料今年樓價將呈先高後低走勢。
短期負面因素多
中原創辦人施永青亦指,近日樓市不利因素較多,利好因素只有一個,就是本港樓市的長期供不應求;同時本港的營商環境持續惡化,且經濟面對放緩,政府沒條件撤辣。由於市場憧憬樓市持續向上,令市民透支未來購買力提前入市,對後市只會造成負面影響。現時樓市炒風蔓延至細價樓,施認為炒風已接近尾聲,難以持續升勢,對下半年樓市態度審慎,目前買家瘋狂入市為羊群心理,是不理智的表現。
中小單位料續升
至於,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總經理陳超國則認為,目前樓市面臨爆煲仍有距離,雖然樓價指數及供款比率節節攀升,不過目前整體經濟沒有不利因素,仍與1997年有所不同。1997年不少業主持有多項物業收租,及至樓泡爆破令一眾業主陷入困局,反觀現時「手揸幾疊樓」的現象並非普遍。他續指,目前置業需求仍然殷切,今年中小型單位備受追捧下格價料有至少5%的升幅,至於大碼單位市場則料受壓,料全年持平甚至微幅下調。
發展商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預期,美國今年加息機會不大,即使加息亦會在年底之時,所以相信本港經濟將維持穩定。不過,新盤集中於將軍澳、九肚山及啟德地區,若各發展商推盤時間接近,售價將有壓力,若各方配合有秩序推盤,售價將可維持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