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蘇洪鏘)去年內地地產市道波譎雲詭,面對由來已久的負債比率高企,內房企扭盡六壬四出「撲水」融資,同時為加快去貨回籠而不惜減價,一度出現集體劈價。及至去年底,業界再傳出負面消息,陸續有房企因捲入反貪調查,而令旗下樓盤遭禁售,內房「爆煲潮」乍現。
屢現劈價求售
近年內房需求放緩,不少發展商為求加快套現,不惜減價放售,更一度形成「劈價潮」,主要出現於三四線城市,甚至連一線城市廣州亦一度傳出劈價三成的樓盤,每平米插水5,000元(人民幣,下同)至9,800元。
與此同時,三四線市場積存不少新盤,內房難以通過加價補平資金缺口,惟有向第三方融資。與以往主要通過發債或向銀行貸款不同,今年以來愈來愈多內房股通過供股或配股方式,直接向股東伸手募資,碧桂園(2007)和越秀地產(0123)通過供股向股東抽水,雅居樂(3383)亦兩度提出供股計劃,最新一次以8供1比例籌資約16.5億元。樓市信貸鬆綁,釋放了部分購買力,最終令2014年9月、10月的樓市雖失「金九」,卻保住「銀十」不失。
不過小陽春僅維持短暫,及後迎來更大陰霾,去年底佳兆業(1638)等多間內房旗下部分樓盤先後被當局鎖定;期間佳兆業多名高級管理層先後宣布辭任,最終觸發一項貸款及至限期前仍未能支付折合近2億港元的債息,為內地首家美元債券違約的發展商,及後更陸續被多家金融機構向法庭申請資產保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