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正在爆發的伊波拉疫情令醫護人員疲於奔命。 資料圖片
過去十多年,全球先後爆發多次大型疫情,先有2003年的沙士,再有2009年甲型H1N1流感,以至近年的中東呼吸道綜合症(MERS)和去年的西非伊波拉等。有專家指出,雖然很難阻止下一次大規模疫情爆發,但汲取多年經驗後,國際社會已有能力更快地處理下一次疫情。
未有病徵已散播
英國著名智庫漆咸樓的環球衛生安全中心主管海曼表示,經空氣傳染的呼吸道疾病,爆發成為疫症的風險最大。倫敦帝國學院流感病學專家巴克萊指,相對於沙士和伊波拉,流感爆發將更難控制。他指出,無論伊波拉抑或沙士,病毒都是在病人出現病徵後才會傳染,相反流感病毒在未有病徵前已會散播。
巴克萊指出,預防疫情的困難在於防不勝防,國際醫學界正使用名為「傳染病劑研究模型」(MIDAS)的預測系統,透過收集病毒病理、人口流動等大數據分析疫情動向,讓各國及早採取旅遊限制和停課等措施。
一旦爆發新疫症,全球又能如何處理?巴克萊指這因應疾病性質而異,以伊波拉、馬爾堡病毒這類單獨品種病毒而言,疫苗的作用不大,但可研發針對不同病毒相似病徵的藥物,減少病毒傳染力;相反,國際有必要研發針對流感的抗流感藥和疫苗,例如甲流一疫中,疫苗的研發有效阻止了疫情第二次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