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走東走西:英國酒館


放大圖片

■英國酒館古色古香。

英國酒館文化聞名於世。旅遊英國而沒有光顧酒館,等於未曾去過英國,入寶山空手而返。英國酒館有二千年歷史,盛行於十七世紀。在英人日常生活中,酒館是交際場所,在那裡看足球、喝酒、吃飯和聊天。在那裡,客人帶着幾分酒意,放下刻板嚴肅的臉孔,不再是紳士淑女。

可惜,英國酒館日漸式微,平均每星期有三十一間關閉。據官方數字顯示:一八七零年全英酒館有十一萬二千間,到了一九八零年剩下六萬九千間,如今僅存五萬間。預料未來一年再關閉一千四百間。

英國的酒館(Pub)源自「公共房屋」(Public House)的意思。二千年前古羅馬軍隊入侵時,士兵住進一些客棧歇息,喝屋主親自釀製的酒,這些客棧後來演變成「公共房屋」酒館。如今許多酒館仍保留古老的招牌和名字,如:「皇帝的頭」和「皇帝的軍隊」等。

古時,每當英國受寒冬侵襲,酒館內更是人潮如湧──酒館有大火爐,比起家裡溫暖得多。

酒館的獨特氣氛,曾經孕育了無數的思想家、文學家和科學家。據說,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就是在倫敦北部高閘區(Highgate)、一間名叫The Flask酒館內寫成,英國文學之父喬叟也是酒館常客,生物學家克立克(Francis Crick)發現了DNA後,在劍橋酒館The Eagle宴請朋友慶功。

狄更斯在《雙城記》提到的東倫敦酒館The Cheshire Cheese,地點處於報館雲集的艦隊街,是記者們的「蒲」點。當年柯南.道爾也在這間酒館帶醉寫下福爾摩斯如何破案。

《動物莊園》作者奧威爾(George Orwell)一九四六年寫給《倫敦標準晚報》的文章《水中月》(The Moon Under Water)裡,虛構了一間接近曼徹斯特城的酒館,名為《水中月》,客人來自附近的工廠工人。

奧威爾想像,一間令客人賓至如歸的酒館,所具備的優越條件。他說:「酒館的維多利亞式裝飾古色古香,既堅固又舒適。冬天,壁爐火焰跳躍。人們有足夠自由活動的空間,喝酒、交友、閒談和擲飛鏢。有收音機或鋼琴,放着悠揚的音樂。供應價錢合理的午餐和黑啤酒。出售香煙、郵票和阿司匹林。有後花園供兒童玩耍,令酒館變成家庭聚會地方。」

事隔半世紀,英國連鎖酒館集團Wetherspoon屬下的《水中月》酒館,聽取了奧威爾的意見,將古老酒館現代化,可惜,酒館依然難逃關閉厄運。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改變了,閒暇時有許多事情可做,不一定去「蒲」酒館,況且,如今酒館禁煙,客人愈發減少。

《時尚先生Esquire》雜誌指出,英國酒館生意愈來愈難做,經營者為了招徠客人,要緊貼時代,更換新型的遊戲機、寬頻、巨型的等離子電視,甚至增添書架上的書籍。

我家附近有一酒館名Tobby,周末晚,經常和幾位朋友在那裡聊天吃飯。館內燈紅酒綠,溫暖舒適。晚餐約八十四元港幣,有烤牛肉、約克布丁、薯仔和蔬菜,堆滿一小盤,澆上不同味道的肉汁,再加一湯匙芥醬,配上黑啤酒,美味無窮。

「供應價錢合理的午餐和黑啤酒。」謝謝奧威爾的建議,盼望酒館文化持續不斷。■文:余綺平

相關新聞
劇壇傳奇女作家陳尹瑩:生命不能等 想做要立刻做 (圖)
見義勇為助紐約重犯伸冤 (圖)
動畫路上尋轉機 (圖)
走東走西:英國酒館 (圖)
《香港文學》徵文比賽接受投稿 (圖)
鼓勵業界聘實習生 培育藝術行政人才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