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每逢飛機飛過,邊亮衛都要抬頭看一眼。 北京傳真
從越南海域到泰國灣,從馬六甲到馬爾代夫,從印度洋到太平洋,從北線到南線,從海巡船到藍鰭金槍魚,從海面浮油帶到海底聲吶波......一年中,家屬們隨着媒體的鏡頭,一次又一次地尋找親人的身影,卻一次又一次失望。
一年來,本報記者曾採訪多位家屬,每每聽到他們的發言,都會跟着落瓷C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抑鬱、焦慮、敵對和無助。許多老人甚至將別人的孩子認成自己家的,更有甚者出現失眠、幻聽、幻覺,伴有莫名尖叫痛哭。
對此,有心理學家表示,長此以往,家屬們可能出現創傷後的延遲反應(PTSD),比如抑鬱、失眠等。這種延遲反應還表現為敏感信息的「閃回、迴避」,伴隨着延遲反應,可能引發輕度人格改變。
家委會代表姜輝深感問題嚴重。他告訴記者,現在,家屬分散在各地,心理問題只重不輕,而心理援助卻沒有了。希望能在空港設立心理支持諮詢點,在地方落實心理援助,幫助那些不能赴京的外地家屬。
有心理專家表示,支援需要由政府來牽頭,有實力的基金會跟進贊助,NGO提供服務共同來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