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隨着高等教育越趨普及,不少青年人關注學位分配及升學前景等問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見圖,莫雪芝 攝)昨日在「青年高峰會議」上,回應關於資助學位數目時指出,社會不能單獨以大學學位數量是否足夠看待學位分配問題,而應根據本港的整體前途、經濟發展,以及按人口政策及其他配套設施評估現有情況。
吳克儉昨日以「在高等教育越趨普及下青年眼中的機遇與未來」為題,與逾百名青少年探討本港高等教育問題。會上有學生提及大學資助學位不足的情況,吳克儉表示,現時資助大學第一年學位有1.5萬多個,佔適齡人口約24%,而專上教育及自資院校的學位,則佔適齡人口近七成。
料2017年達標生均能升大
他指出,因香港適齡人口下降的情況下,預計在2017/2018年度或2018/2019年度,所有成績達標的學生均能升讀八大院校。他又表示,政府在規劃大學學位數量時,是以整體前途、按人口政策及其他配套設施等作出評估。
另外,有學生提出內地生來港入讀大學,衍生出與港生爭資源的問題。
取錄內地生不涉直接成本
吳克儉回應指,大學資助學位規定主要留給本地生報讀,但大學可額外取錄20%非本地學生,當中並不涉及政府直接成本,所以不存在內地生「爭資源」。
就有中學生直言,擔心近年學歷貶值,影響年輕人向上流動,吳克儉提醒年輕人,在學期間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亦應增進見識,畢業後才可學以致用。他又說:「不是讀書叻就可以保障你找到好工或有高工資,重要的是畢業後繼續適當地進修,積極主動地學習。」
同場的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講座教授程介明表示,大學的價值在於讓年輕人探索自己的發展路向,並指「政府難以幫助你的個人發展,重要的是你要努力發掘」。他又呼籲學生,在學期間應多參與不同的活動,拓闊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