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羅范椒芬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就不少香港年輕人不了解「一國兩制」,香港特區行政會議成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羅范椒芬日前表示,現在是時候把「一國兩制」的權利和底線講清楚,清楚說明「一國兩制」中的「兩制」是離不開「一國」,並認為香港應從教育入手,以增強港人對國家的認同感,指「要感受到國家的大、國家的難、國家的複雜,才會產生認同感或者同理心」,故建議在香港教師的教育中加入國情教育。
羅范椒芬日前接受鳳凰網專訪時表示,違法「佔領」行動凸顯了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一個最根本性的矛盾,就是西方價值觀跟國家價值觀的差異:香港過去有150年的殖民統治歷史,對自由民主等一些基本價值觀的理解和國家傳統的價值觀有基本的區別,如西方強調個人、權利;中國則強調集體、責任。
她續說,由於港人不了解國家所講的「一國兩制」,故現在是時候把「一國兩制」的權利和底線講清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講述「一國兩制」須在國家憲法及香港基本法下實施,清楚說明了「一國兩制」中的「兩制」是離不開「一國」,而香港基本法是來自憲法。
建議從新教師年輕教師抓起
被問到「香港中產階級很難改變,學校愛國陣營又少,怎麼才能增強港人對國家的認同感」時,羅范椒芬回應說,「家長很難抓的,只能抓教師,要從新教師、年輕教師抓起。」她建議,可在教師教育中加入國情教育,如到內地大學上1個月國情課,作為入職的基本要求。
羅范椒芬強調,國情課必須是互動式的,不能說教,要多討論,消除誤解,「要感受到國家的大、國家的難、國家的複雜,才會產生認同感或者同理心」,指港人只是14億人中的一分子,故要虛心地去了解國家。
她又建議每一個香港大學生均應到內地上一個學期的課,相信如讀法律的也要學習內地法律,有機會到內地交流一段時間,想法就會不同。
批「熱血」激進恐闖議會
被問到最近香港的反水貨客行為又一次加劇了兩地之間的隔閡,港入與內地人的矛盾愈來愈明顯時,羅范椒芬點名批評「熱血公民」,指這是香港一個最激進的青年團體,他們還有一個網上政治學院,她表示擔心這些人在2016年會被選進立法會。
縱使香港目前面對這麼多困難,但她仍抱樂觀態度,相信未來會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所說的一樣,「放在歷史的長河當中去看,放在國家發展的全局去看,香港面臨的問題都會逐步得到解決。」隨着國家富強起來,國際地位提升,她相信大家對內地的看法會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