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偉
有傳媒昨日透露,有關陳文敏、戴耀廷的違規捐款調查最快在兩周內完成,並呈交港大校務委員會審閱。據悉有關報告只是調查捐款程序上是否合規程,並非要追究涉案人士的責任云云。如果消息屬實,說明港大的調查有意放生陳文敏、戴耀廷,將一宗嚴重違規捐款事件淡化成所謂規程問題輕輕放下。「捐款門」並非只屬港大內部事務,更關係本港大學的廉潔和聲譽,港大管理層豈能對事件不了了之?調查「捐款門」目的是要釐清事件成因,追究責任,以儆效尤。如果整個調查只是圍着規程問題打轉,違規捐款、收款的教職員不必承擔任何責任,這只能說明港大管理層仍然在偏袒陳文敏、戴耀廷,意圖借一份報告愚弄大眾。倘果真如此,試問如何服眾?如何令人相信港大管理層有革故鼎新的決心?最終只會令港大百年校譽毀於一旦,港大管理層理應三思。
「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去年上半年向香港大學提供145萬港元的指定用途「匿名」捐款,其中80萬元捐給鍾庭耀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作為「佔中公投」經費;35萬元捐給人文學院,用作聘請公民黨憲制及管治支部執委向梓騫協助「佔中公投」;30萬元捐給法律學院,用作政改的研討會費用,而時任法律學院院長的陳文敏正是收款人。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原因是廉署規定大學捐款不能「匿名」,有關捐款涉嫌違反了廉署反貪規定。
港大校務委員會早前決定就事件展開調查,據悉調查已經大體完成。近日,有人卻利用傳媒對調查報告「放風」,意圖進行「期望管理」,指「今次的調查報告主要是找出校方在收取這筆捐款時,程序上是否合規程,並非要查出誰是真正的捐款者,預料亦非如一些投訴者所願能下結論把戴耀廷『置諸死地』、讓他失去教席『以儆效尤』。因此,調查報告公布後,無論結論如何,料會觸動批評者神經。」報道對調查報告內容如此清楚,明顯是港大中人有意放料,目的是減輕報告出台後反響,為陳文敏、戴耀廷保駕護航。然而,所謂規程問題不過是「捐款門」的旁枝末節,並非問題關鍵。因為誰都知道,戴耀廷向港大「轉交」匿名捐款,肯定已經違規,並沒有爭議之處。相反,對於涉案人士的調查和追究,才是調查的重中之重。
陳文敏、戴耀廷三宗罪絕不能不了了之
在事件中,陳文敏、戴耀廷明顯至少犯下三宗罪:一是違反了大學的收受捐款規定,有賄賂及干預校政之嫌。廉署的反貪指引,列明大學不能接受匿名捐款,任何捐款都必須來歷清楚,捐款人要信譽良好。當中有防止收受賄賂的理念,所以大學在收受捐款時必須有真實捐款者姓名。但戴耀廷向港大「發展及校友事務部」轉交捐款時,卻一直拒透露捐款人姓名,當校方覺得不妥再三追問下,他竟然說就當作朱耀明捐出。戴耀廷身為捐款轉交者,堅拒指出幕後捐款人姓名,更故意掩飾,已經違反了反貪指引及大學的捐款規定。而陳文敏身為法律學院院長,明知捐款有問題,仍然照收不誤,沒有追問,心領神會,當中是否存在「串謀」處理違規捐款,豈能不查?
二是有關款項都是用作「佔中」,用作支援違法行動。《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八十九條規定,任何人「幫助、唆使、勸誘或促成他人犯罪的,與他人構成同樣的罪。」即是說,幕後捐款人已經觸犯了教唆犯罪,而陳文敏、戴耀廷身為法律系教授,知法犯法,公然隱藏違法捐款人身份,與「洗黑錢」無疑。港大對於違法的教職員,是否一句學術自由就可置之不理?難道說港大收了「贓款」都沒有問題?不必調查?
三是戴耀廷向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提供巨額捐款,最終卻出現了「佔中公投」嚴重報大數的情況,令人懷疑當中是否存在「黑金」操縱學術造假行為。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佔中公投」,經費自稱在社會上募捐,但直至截止日期前,仍然與預期經費相差極遠。及後,戴耀廷的80萬捐款就如「及時雨」般來到,令「佔中公投」順利進行。及後被揭發「佔中公投」報大數十多萬票,這很難不令人懷疑,當中有人是用錢操控民調。這樣就涉及到「黑金」操縱學術造假的問題,事件攸關民調以至大學聲譽,港大的調查只查規程,不查更重要的學術造假等問題,這是甚麼道理?
不搞學術搞政治 金字招牌褪色
港大曾經是港人的驕傲。李克強總理2011年8月18日在港大百周年校慶典禮上致辭時,就高度評價指,在一個世紀風雨歷程中,香港大學先後培養了十三萬多名畢業生,輸送了大量胸懷大志、品學兼優、獻身科學、服務社會的優秀人才,他們為香港繁榮和祖國振興作出重要貢獻,也為人類文明進步事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令人扼腕痛心的是,港大近年不搞學術搞政治,金字招牌迅速褪色。據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公佈的2015年度全球大學聲譽排行榜,香港大學排名首次「50強」不保,由去年的第43位下滑至51至60組別。
港大不斷「沉淪」,並非甚麼人要狙擊港大,而是由於港大一些教職員大搞校園政治,導致學術水平大瀉,才引發社會輿論關注。本來,港大管理層要重振聲譽,理應拿出魄力和勇氣,扭轉近年校內政治化泛濫的傾向。但如果連「捐款門」都沒有決心追查成因,追究責任,仍然在偏袒陳文敏、戴耀廷,意圖借一份報告愚弄大眾,試問如何服眾?如何令人相信港大管理層有革故鼎新的決心?最終只會將港大百年校譽毀於一旦,港大管理層理應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