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昂坪纜車延線至大澳重點研究改善大澳交通配套。圖為大澳。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繼盛)雖然水覆蓋了地球75%表面,但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僅佔全球水資源的1%。水務署昨日正式啟動「新界西北區海水供水系統」,約70萬名屯門東、元朗和天水圍居民將可以海水作沖廁用途,令海水供水網絡的人口覆蓋率增至85%。水務署未來會將海水沖廁系統擴展至東涌,並繼續研究其他符合成本效益的地方。
新界西北區海水供水系統工程包括建造樂安排海水抽水站、屯門中途補充加氯站、丹桂村海水配水庫及供水網絡,工程於2008年2月展開,並於去年12月完成,造價約9億9,640萬元,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在新界西北區海水供水系統啟用典禮上致辭時表示,香港自1958年起已設立海水供應系統,利用海水取代食水作沖廁用途,至今在本港市區和多個新市鎮都安裝了海水沖廁系統,海水供應網絡已覆蓋大約80%人口,每年節省2億7,000萬立方米食水,相等於約30%食水用量。
西北年省2000萬立方米食水
陳茂波指,當新界西北區海水供水系統全面運作後,每年可進一步節省約2,000萬立方米的食水。水務署會繼續研究在符合成本效益的地方擴展海水沖廁系統,下一個計劃是把系統擴展至東涌。
他又提到,使用海水沖廁可減低電能消耗,現時供應食水的用電量為每立方米0.57度,海水只是每立方米0.39度,可見海水沖廁既可節省食水,亦是節能的環保措施。
水署獲英能源管理系統證書
另外,水務署昨日獲英國標準協會頒發國際標準化組織(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標準證書,水務署署長林天星指,為進一步提升能源效益,水務署於去年初開始全面推行50001能源管理系統。他期望在取得認證後,能源效益提升工作會更加標準化,進一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環境保護出一分力。他又趁今日是聯合國「世界善用食水日」,呼籲市民善用水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