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責無視戴濫用校名搞政治 促管理層徹查向市民交代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本報昨日再次揭發,「佔中三丑」之一、香港大學法律學者戴耀廷,早於2012年已涉嫌透過自設的「全民投票捐款活動」掩人耳目,向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秘密捐款50萬元,支援當年的所謂「323民間全民投票計劃」。多位知名人士指出,戴耀廷涉嫌濫用港大之名,私底下大搞政治活動,而港大竟然「視若無睹」,令人質疑當中有偏幫成分,要求港大管理層立即展開全面及徹底調查,並向外界作出詳細交代。
張志剛:校方該採取行動
行政會議成員、「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質疑,港大作為一所知名的大學學府,應對收取捐款有嚴格規定,不能任意接受來歷不明的款項。
他指出,戴耀廷接受匿名捐款的投訴,早前已經有多名校內人士提出質疑,若明知而不理,或是有法不執,罪名較犯案者更重。既然已有資料相繼被揭發出來,港大管理層應該立即撥亂反正,展開調查,「現在成日講問責,校方應該採取行動。」
馬恩國:處理手法涉失職
中澳法學交流基金會主席、大律師馬恩國表示,密件揭發戴耀廷原來早於2012年,已涉嫌將匿名捐款私下「過」予鍾庭耀,而港大管理層知悉情況竟視若無睹。
他指出,港大紀律聆訊介乎民事與刑事之間,因若發現投訴個案有刑事成分,涉案人須要入獄,而罪行較輕者,可能被開除、降職等,現時校方的處理手法有失職之嫌。
馬恩國認為,校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可以諮詢法律意見,把2012年的個案,加入調查範圍內,若發現理據不足,也應向公眾作出詳細交代,而非束之高閣,完全不理。
黃國恩:「民調研究」疑呃人
法律界人士黃國恩指出,一所大學理論上應該要保持政治中立。港大是一所百年老校,學術水平及中立性應是毋庸置疑,社會人士也對其民調充滿信心,殊不知戴、鍾二人掛着港大的招牌,竟然接受匿名捐款,進行一些所謂「民調研究」,兩人也涉嫌隱瞞接受捐款的事實,令人懷疑其民調結果的客觀公正性,抑或只是為背後金主服務以達到其政治目的。
他認為,這樣的民調結果,有欺騙市民之嫌,同時也影響了港大的聲譽,將港大捲入政治漩渦,玷污學術研究的純潔,校方有責任展開全面調查,以維護校譽及釋除公眾疑慮。
周浩鼎:應轉介執法機關
執業律師周浩鼎認為,除「佔中公投」匿名捐款外,密件更揭發戴耀廷原來早於2012年,已將匿名捐款私下「過」予鍾庭耀,性質嚴重,港大管理層知悉情況竟視若無睹、未有深入追查,令人懷疑戴鍾兩人是否還有更多涉嫌違規的情況。
他說,港大目前只集中處理「佔中公投」的匿名捐款,密件卻顯示尚有更多不為人知的涉嫌違規捐款的問題,反映港大管理層徹查不全面,明顯失職,校方應展開更全面調查,不能「知一宗查一宗」。倘有足夠證據證明有關人等涉嫌違法接收捐款,校方應轉介執法機關處理。
黃均瑜:盡快查明真相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長黃均瑜指出,密件已反映這些「交人頭」隱瞞金主身份的捐款模式,在港大已出現一段日子,可能並非個別事件,並認為這明顯是港大無法確保捐款程序按守則以至條文執行,才會出現有人可以多次透過匿名方式發放來歷不明資金。
他強調,倘有關捐款的來源光明正大,戴耀廷實在毋須多次以匿名方式轉交捐款,而根據他與壹傳媒老闆黎智英和美英關係的前科,外部勢力可能多年利用戴耀廷轉移資金大搞亂港行動。他擔心,事件一直拖延只會令事件被淡忘,許多證據被丟淡,不利於調查。港大必須盡快查明真相,並向公眾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