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線關」是深港兩地市民都十分熟悉的一個名詞,它的存在曾經為維護和促進深圳特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香港繁榮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着香港回歸,深圳特區擴容發展,「二線關」的功能名存實亡,撤銷「二線關」的呼聲越來越高。 「二線關」對目前深圳特區發展有何不利影響?為何遲遲不撤?全面撤銷後如何打開這個瓶頸?
說起「二線關」對深圳的不利影響,相信許多在深圳居住的人都有共鳴。在深圳,曾經流傳着諸如「英雄難過梅林關」此類的調侃詞句,形容「二線關」造成的擁堵情況。隨着特區外發展日益完善,越來越多港人北上特區外置業居住,交通擁堵也令他們苦不堪言。此外,關內外在配套、治安等方面仍有諸多差異,不少關外居民仍然感覺被排除於深圳之外。
而為何「二線關」遲遲難撤?深圳市口岸辦曾經指出,是否撤銷「二線關」的問題,屬於中央事權,必須經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批准才可撤銷。撤關並非簡單拆除檢查站,牽涉事項眾多,還涉及到地方與部隊的協調。
全面撤銷「二線關」後如何打開這個瓶頸?對此,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已表示會推進關內外的道路銜接,也正開展相關用地整合及空間規劃編制工作。但要徹底消除「二線關」的負面影響,除了解除物理上的障礙之外,是否還應當在法律規管、配套等諸多方面實現特區一體化,讓有形和無形的「二線關」一併成為歷史? ■記者 李望賢 深圳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