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節假日的少林寺遊人如織。 本報河南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張聰 北京報道)對於內地旅遊景區存在的宰客行為,著名旅遊專家劉思敏向本報表示,問題目前仍有部分景區存在,尤其在旅遊旺季,因供求嚴重失衡,導致劏客問題尤為突出,政府應與媒體建立聯合防控機制,完善旅遊法治環境,避免打擊劏客光靠「一陣風」,而不從根本上割除毒瘤。同時他提醒遊客不應「忍」字當頭,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應。
劉思敏表示,目前仍有部分景區強迫遊客消費,少數景區餐館沒有明碼標價,商家用假冒偽劣商品充當正品欺詐遊客等。他指出,景區不應當肆意調價,應獲發改委或物價局批准。但他強調,旺季時部分景區物價提升不應該被列為宰客行為。他指出,旅遊消費受市場經濟影響,只要明碼標價,信息透明,沒有強制交易行為,單純因為供求關係導致的價格上漲就不屬於宰客。
立法杜絕劏客 加強維權意識
談及治理防範景區宰客的措施,劉思敏表示,目前許多景區及當地旅遊管理部門對於打擊其景區存在的宰客問題都是一陣風似的整改一下,導致問題總是打而不絕。劉思敏建議,政府與媒體應建立多方的聯合機制,首先媒體多報道典型案例,增強遊客防範意識,其次政府應在媒體重點報道的宰客多發景區加大執法力度,淨化旅遊環境,同時也可以通過立法來解決問題,「但立法時應仔細考慮遊客、商家、旅遊從業者的多方利益訴求,要具備可操作性,切記簡單化、行政化,要做到讓各方誠服。」同時,他提醒遊客不應以「忍」字當頭,應提升自身的維權意識,記得保留證據,並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