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朱鈺芳早期在書店搞活動,邀請文學家白先勇主講。受訪者供圖
隨着「中國人均閱讀量不及一些國家的十分之一」等觀點被屢次提起,「全民閱讀」被連續兩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今年,這一理念提升至「建設書香社會」。根據浙江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發佈的《2013-2014浙江省居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浙江省18歲以上居民人均閱讀圖書5.76本,其中杭州以9.95本居首。
不是現在沒人買書和看書了,而是讀者的閱讀方式發生改變了。朱鈺芳認為,「全民閱讀」所說的「閱讀」不只是圖書的概念,應該是文字閱讀。現在的讀者通過手機、Pad、Kindle等平台看書。
紙質書和電子書此消彼長
據調查顯示,某移動平台下載電子書的最大的群體是之前不走進書店的人,譬如建築工人、家政保姆。「更多的閱讀選擇,讓更多的人去閱讀。」 朱鈺芳認為,這就是閱讀普及得越來越好。
紙質書和電子書閱讀量的此消彼長,也讓實體書店的經營「舉步維艱」,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浙江有實體書店5,700多家。朱鈺芳說,在「無紙化」閱讀的時代,實體書店也需要轉變自己的經營模式,「書店不僅僅是買書的地方,更應該是讀書人交流的場所。」
從1997年開始,曉風書屋就開始舉辦讀書沙龍,陳丹青、麥家、賴聲川、白先勇等名家,都成為曉風書屋座上賓,「做活動,讓讀者在書店看到心儀的作家,這是書店生存的手段。只有讀者走進書店,書店才有生存的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