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市場估計,人行將很快宣布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力度料超預期。
料人行直接買商銀資產或地方債「放水」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涂若奔)內地首季經濟增長僅及7%,創6年來最低,而最新的出口及PMI數據顯示經濟下行壓力極大。分析普遍預料繼早前調降存款準備金率之後,內地的貨幣政策將會進一步寬鬆。據路透社昨日報道,人行將很快宣布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QE)」,力度料超預期。至於放水方式是由央行直接購買商業銀行的資產,藉此增加流動性和刺激銀行放貸。受到新版QE及國企合併重組消息刺激,港股及A股昨日飆升,恒指曾升528點,上證更彈3%。
據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透露,財政部和央行基本達成了協議,QE推出的時間及推出的力度都會超過外界的想像。根據目前的信息,是「央行可以直接購買商業銀行的資產,而且是各類資產」。報道指,人行通過直接購買商業銀行資產的方式投放基礎貨幣,以此撬動信用投放、拉低全社會的長期融資成本、減緩通縮壓力並推動經濟增長。
引導利率下行 降企業負擔
是次的QE不同於2008年的首輪QE,「此輪放水將針對國家資產負債表的薄弱環節進行調整,以確保國計民生的長治久安」。消息指,已推出、或擬推出的各項政策包括人行購買商業銀行資產、地方政府債務置換、三大政策銀行注資、政府有意呵護股市上漲等,這些措施均顯示出明顯的托底經濟、降低槓桿的政策意圖。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劉煜輝教授指出,政府正在下一盤大棋。從國家資產負債表來看,現在政策出台的思路,就是做大資產端、封閉負債端,吹大權益端。從資產端來看,人行針對國開行推出的抵押補充貸款(PSL),即允許國開行以長期債務進行抵押貸款,這可以看做是另類版的央行QE,目的是引導利率下行並增加流動性。
有利國有資產降低槓桿率
而在負債端,則是嚴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債務,只是加大以新換舊的債務滾動,並通過負債成本降低實現企業盈利。「股市的不斷上漲,有利於經濟性國有資產降低槓桿率,後續我們肯定可以看到更多的債轉股,IPO、配股不斷出來。」
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表示,這輪QE從根本上說就是財政貨幣化,目前推動內地經濟重新步入正常的增長區間,必須要解決企業財務負擔過重,以及地方債務到期償債的問題,目前推出的1萬億存量置換額度根本不夠,必須加大力度,「沒有商業銀行,或者政策性銀行出力,根本就做不到」。
股市最得益 惠及各層面
魯政委並指出,上一輪的QE,房地產是主要載體;「這一輪(QE)估計就是資本市場。而居民儲蓄與資本市場對接也最方便、最直接」。多數經濟學家也普遍認為,A股目前是「典型的政府有意呵護下的權益升值行情」,國家持股飽受益處,伴隨後續的定向增發、減持,將明顯減輕各類企業的債務負擔,並化解銀行不良貸款上升壓力。
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對後市的看法也相當積極,認為股市牛市還要繼續走一段時間,只有當五個信號同時出現時,牛市才有可能結束。他所指的五個信號包括:房地產銷售持續好轉;基建投資增逾30%的超預期刺激;信貸擴張超預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上行到3%以上;以及註冊制下IPO大規模湧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