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保衛香港運動」昨到金鐘高等法院外請願,促請律政司就高院對港視提出司法覆核判決提出上訴。 羅繼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港視)前年不獲政府發出免費電視牌照,去年初向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高院於上月判港視勝訴,發還行會重新考慮申請。有民間團體昨日質疑,一般人是否有權就特區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的決定提出司法覆核,更擔心有關舉動會削弱「行政主導」,並會令法庭被迫處理政治事宜。團體代表向律政司請願,促請當局就案件提出上訴。
民間團體「保衛香港運動」約20人昨日到金鐘高等法院外請願,促請律政司就高院對港視提出司法覆核判決提出上訴。他們將請願信遞交律政司代表,並高叫「行政主導不可破、法庭不應隨意管」、「嚴守基本法,不要捐窿罅」等口號。
有成員則扮演「法官」,穿上黑袍並戴上假髮,並手持被撕破的「行政主導」字牌,表達他們對法院判決可能影響行政主導的憂慮。
香港基本法第三十五條列明:「香港居民有權對行政部門和行政人員的行為向法院提起訴訟。」「保衛香港運動」發起人傅振中昨日質疑,條文所指的「行政部門和行政人員」僅為「司、局、處、署」,不應包括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
恐阻特首行會施政決策
他擔心,一旦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所作的決定受到法院的挑戰,特區施政將受到很大阻礙。例如,港珠澳大橋建造工程受阻、雙非問題等,都是源於反對派提出司法覆核所致,結果增加建造成本和影響居民生活,並拖慢香港的經濟發展。
「保衛香港運動」成員伍迪希認為,港視司法覆核案判詞中的「合法期望」,建基於政府在1998年公布的廣播政策,但隨着特首輪替、科技和媒體市場的轉變,廣播政策轉變該為預期之內。
他續指,不同司法管轄區都有不同的司法覆核範圍,如美國總統的決定不可循行政程序法作司法覆核,而實行「議會制」的國家如英國,雖可覆核首相決定,但不容許對國會通過的法例作司法覆核。
隨意覆核如「行政審查」
伍迪希稱,香港實行行政主導,也非「議會制」地區,本港應根據情況,施行符合憲法秩序的司法覆核。他認為,公眾若可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作司法覆核,猶如進行「行政審查」,有違行政主導原則。
他更擔心,法院在處理有關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的司法覆核,就要公開部分行會討論內容,有違行會的「集體保密制」。而行政會議少不免需要處理涉及政治的議題,若法院處理相關議題,就會令法庭不必要地牽涉政治爭議,故促請律政司就港視司法覆核案件提出上訴,以釐清有關法院處理對特首會同行會決定的司法覆核的法律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