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政改到了最後「埋牙」階段,反對派仍在幻想中央會在最後一刻提出妥協方案,讓反對派可以「成功爭取」。然而,這不過是他們的一廂情願,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的文章已經告訴反對派別再心存僥倖,以為擺出一副玉石俱焚的姿態就可以重演2010年的一幕。顯然,反對派在政改博弈上是打錯算盤,這樣下去政改將難逃破局的命運。所以,近日溫和派正在策動絕地反撲,尤其在民主黨內,溫和派已經不能再任由少壯派繼續騎劫,吹響了反擊的集結號。
民主黨至今依然企硬反對政改方案,口風更愈來愈硬,主要原因是控制了中委會的少壯派已經鐵了心,不理會民意堅持否決政改,反正這些少壯派最多也不過是區議員,沒有多大的民意「包袱」,一拍兩散拉倒政改,反而讓他們有渾水摸魚的空間。這班少壯派利用了溫和派「退居二線」的良機,以中委會來控制民主黨黨團,一味訴諸所謂「道德高地」,一味唱高調,迫使溫和派或立場較理性人士不敢造次。狄志遠、黃成智不過出來說了幾句公道話,立即被一班黨內後輩口誅筆伐,更揚言要將黃成智驅逐出黨,最終令黃成智辭任中委。少壯派咄咄逼人的行徑,不過是要在民主黨內製造寒蟬效應,打壓不同聲音,將民主黨牢牢綁上激進派的陣營上。
不過,少壯派雖然在中委會上分據要津,但在民主黨內的實力其實並不穩固,他們只是水鬼升城隍取得高位,就以為整個黨在他們掌控之內。然而,他們低估了溫和派的實力。近日,溫和派已經開始動員,李華明日前去信民主黨中委反對何俊仁「辭職公投」,打響了反擊的第一槍;溫和派代表人物如狄志遠、黃成智,以及現任中常委吳永輝、新界東支部主席周錦紹、前總幹事陳家偉等人更計劃在黨員大會上提出動議,據悉內容是要求該黨立法會議員必須根據民意投票。
溫和派這招相當高明:一是民主黨一直強調黨內民主,如果少壯派主導的中委會可以凌駕大多數黨員的意願,還有何民主之言?所以,對於政改這樣重要的議題,理應交由黨員大會決定,而立法會議員只能夠遵照黨員大會的決定,這正是體現黨內民主的做法,佔據了道德高地。二是動議要求該黨立法會議員根據民意投票,彰顯民主黨對民意的重視,也確保民主黨不會與民意對着幹,既是順應民意,也是保護民主黨。可以說,溫和派這一招有理有利。
更重要的是,這些溫和派都是極資深的黨員,在黨內勢力雄厚。現時民主黨名義上的黨員有7百多人,但實際活躍、積極參與黨務的只有3百多人,溫和派只要發動其支持者投票,再加上爭取到單仲偕、胡志偉等立場較溫和的立法會議員支持,相信有能力一戰。至於少壯派加上何俊仁、尹兆堅為首的新界西支部、黨主席劉慧卿的前綫派系,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然而,這些人及其支持者也會想,否決政改有什麼好處?對民主黨發展是利是弊?為什麼要跟着少壯派的指揮棒起舞?在投票時會否支持否決政改立場,也難說得準。但可以肯定的是,溫和派已經策動大反撲,不會再綁着雙手捱打。政改的攻守之勢,隨時會出現逆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