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為金門提供飲用水水源的晉江龍湖水庫。 本報福建傳真
兩岸「第一工程」料在「張夏會」後啟動
第4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張夏會」(張志軍和夏立言會晤)定於5月23日、24日在金門登場。據台灣媒體透露,此次雙方除了討論兩岸互設辦事處、貨貿協議、亞投行外,備受金門民眾關心的從大陸引水解決當地缺水等議題亦將列入。另有消息稱,福建省6月擬派高階代表團訪問金門,或就兩岸商簽供水方案敲定最後細節。■香港文匯報記者 米南、黃瑤瑛,特約通訊員 陳艷芳
記者日前查詢福建省泉州市政府公布的2015年度市重點項目(預安排)名單,發現晉江向金門供水工程赫然在列,且正式開工建設日期定為今年第三季度。這是否意味着兩岸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工程」有望上馬開啟。
有望第三季度開工建設
根據該項目清單計劃,今年第三季度,供水金門工程將正式開工建設。引水方案中,包括晉江流域之上的東溪和西溪水源。這些水源將彙集到金雞攔河閘,以此為起點,經晉江供水引至晉江市境內的天然湖泊--龍湖,並在龍湖設取水泵站,經泵站加壓後送水至晉江市金井鎮的丙洲,並在丙洲村附近入海,銜接全長16.7公里的海底管線,在金門田埔水庫上岸,再將水源輸送至淨水場處理後,供金門用戶端。
據悉,此前金門和福建方面已舉行多次座談和實地考察,根據雙方商談敲定的方案,晉江向金門供水初期設計每日供水量為2.5萬噸,中期3.4萬噸,遠期5.5萬噸。
25里「水路」走了20年
20多年來,缺水問題一直困擾着金門縣。早在1993年金門遭受大旱,便提出從福建引水,而福建當即表態全力相挺。因此,金門縣政府多次向台當局提議從大陸引水以補不足。2002年,福建完成了閩省沿海與金門通水工程規劃和可行性研究,提出了包括從廈門大嶝島引水等三條線路,得到了兩岸專家的認可。但由於台當局遲遲未決,導致對金門供水之事一再拖延。
金門到福建的25里「水路」整整盼了20年。2014年1月,基於水源穩定、水質可靠等綜合因素考量,兩岸正式確定晉江供水金門方案。兩岸通水議題終於露出曙光。
2015年1月,台灣「立法院」通過「金門自大陸引水工程計劃」預算案(新台幣8億多元,台「經濟部」水利署分攤部分)。
水價若談妥即進行招標
據金門自來水廠廠長王登緯透露,兩岸就供水金門的水源、線路、工程建設等問題達成共識。僅就原水價格一事,還需要進一步協商。一旦談妥水價,接水工程即可進入招標、發包流程。
據悉,按照兩岸前期協商結果,未來金門接水案,將由台灣方面向台灣的工程廠商招標,而台灣廠商中標後,要將大陸施工部分分包給大陸廠商,兩岸廠商透過協同合作方式完成總體海底管道供水工程。整個工期預計需要一年多時間才能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