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港青激進5大因由


放大圖片

■嶺大音樂會以粗口歌辱警 。資料圖片

新聞撮要

近月屢屢有部分年輕人以「激」字行頭。先有充當激進團體「爛頭卒」藉「反水貨」滋擾攻擊遊客、路人,再有嶺大音樂會粗口歌辱警,以至浸大生撞爆門鎖衝擊校董會會議。只要是自己不喜歡不認同的人或事,便以粗言穢語辱罵、硬闖衝擊「表達意見」。本報歸納多位資深社工、教師團體代表、學者和心理專家意見,剖析出5大原因引致如斯狀況:「照單全收」偏激資訊、網路匿名攻擊文化、自命「正義」、只求迴響關注、自覺集體行動毋須承擔個人後果。■節自︰《憤青是如何「煉」成的?》,香港文匯報,2015-05-26

持份者觀點

1.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社會科學及教育部總監崔日雄:年輕人熱衷於社交網絡,但不少人只接受「一面倒」的資訊,以強化自己的立場;加上網絡上毋須公開個人身份,發表意見時更無包袱,令偏激的意見逐漸冒起。

2. 香港心理學會會長鄭健榮︰從社會心理學剖析這些激進行為,明顯與「『佔中』後遺症」有關,包括意見分化令過往客觀的社會規範變得模糊,而「集體抗爭」行動也易令人自覺個人毋須承擔過失。

3. 青協媒體輔導中心單位主任吳錦娟:學界可從小學開始加強互聯網教育,訓練學生的批判能力,協助他們有系統、多角度地分析從不同途徑接收的資訊,學會客觀思考。

多角度思考

1. 根據上文,指出專家認為年輕人行為激進的原因。

2. 你怎樣看待上文提及的年輕人行為?■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樂泓

逢星期一見報

相關新聞
機械人大數據擬納主題研究 (圖)
校園放大鏡:曾鈺成教小西灣福中生思考方法 (圖)
免費幼教委會:幼童不該長留在校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李克強訪拉美四國 「簽單」千億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本土」「熱血」欺童敗風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港競爭力超星全球第二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港青激進5大因由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學者:中成藥註冊宜分5級救小廠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杏花h回收廚餘 製22噸豬糧
通識把脈:「批判」只「批」 「爭議」只「爭」?
補習文化:補習勝補身? 不補怕跑輸 (圖)
概念圖:補習問題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