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銀行H股股價息率4.45厘,屬高息銀行股之一。圖為中國銀行董事長田國立(中)、行長陳四清(左)和副行長張金良(右)。 資料圖片
在目前政府債券低孳息的環境下,尋求可觀的收益已是老生常談,但對投資者來說仍是切身的問題。退休人士希望收益能維持日常開支,並為財富傳承達致保本,而千禧年之後出生的人士正致力於累積財富,以應付房屋和家庭開支,期望可藉以提升回報。何處尋求收益?高息股為首的股票收益,成為尋求收益風險平衡的投資者一個重要的選擇。 ■美盛投顧
近年股票和債券市場的資本均顯著升值。對不少人來說,這有助紓緩收益投資孳息率下跌的痛楚。然而,自2008年後出現的牛市將維持多久和力度如何卻難定論。若回報溫和及債券孳息仍處於歷史低位,市場可能更憂慮收益水平。另外,政府債券孳息如此低企,只需相當低的通脹,便可抵銷任何實質收益增長。
長線對沖通脹 收益高於債券
投資者正在美國國庫券和企業債券等傳統收益來源以外尋覓,並轉投較廣泛的選擇--包括股票。
以高息股(但不限於此)為首的股票收益,為尋求收益風險平衡的投資者提供一個重要的工具。與固定收益不同,股票收益為投資者提供長線對沖通脹的潛力,因為股票資本升值的空間較債券大。股票收益的股息和分派長線亦可望上升,與長期派發固定票息的固定收益證券有異。
由於與傳統債券的相關性較低,股息收益亦可有效分散收益組合。另外,與債券價格相比,股息收益可能與息率上升沒有呈現相當的負相關性。鑑於美國聯儲局預測將會加息,這項因素在短期內尤其重要。
最後,股息收益選擇的收益率可高於傳統的債券,特別是目前債券孳息處於或接近歷史低位,一些歐洲債券的孳息甚至呈負數。
多年以來,高息股主要是與廣泛受規管的行業相關,其收益來源有跡可尋,例如銀行和公用事業,因此吸引退休人士,以及甘願為穩定收入犧牲部分升值潛力的投資者。然而,近年高息股的範疇逐步擴大。在2005年,銀行佔道瓊斯美國精選股息指數的10.3%,目前只佔3.6%。在過去十年,科技、醫療、電話、戲院和玩具等行業在指數成份中的重要性均已提高。
美企業現金多 十年來最穩健
目前,多項因素似乎利好尋求股息回報的投資者:
現金充裕:企業持有大量現金--反映十年來最穩健的財務狀況。美國的非金融企業持有的現金總額達1.8萬億美元;這些現金可維持或增派股息。
種類增多:高息股的範疇較數年前顯著擴闊。昔日避免派息,藉着再投資以提升未來增長的科技公司在今天也增派股息,因為其投資不再依靠大量的資金,並回應投資者對現金的渴求。標普500及標普400指數中的高息股比例自2009年底以來上升逾10%,而標普600小型股指數的高息股比重也升至歷史高位(51%)。
需求上升: 全球投資者維權運動日趨普及,一般促使企業回饋股東的訴求。
目前企業的派息率仍低於歷史平均值,加上這些利好的因素,意味着企業仍有增派股息的空間。
受加息直接影響低於債券
只要債券孳息及環球經濟增長率持續偏低,滿足儲蓄或投資需要的收益選擇可能成為關鍵。若在息率略為上升的環境下,股票收益亦可能提供吸引的良機,因為股票受加息直接影響較債券為低。投資的關鍵在於全盤考慮所有股票收益選擇,特別是目前可選擇的種類非常多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