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生活理財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獅鈔無炒燶 加餸去慶功


放大圖片

■匯豐150周年紀念鈔明日起開始派發。 資料圖片

大炮筒網上高叫6.9萬 回報跑贏恒指

港人好炒,股票、黃金、磚頭、車位、藏品乜都可以攞嚟炒。要數近期掀起全城炒風的,匯豐150周年紀念鈔可謂當仁不讓。雖然紀念獅鈔要到明日才現真身,但35連張無切割紀念鈔(俗稱「大炮筒」)的網上炒價已升至6.9萬元(原價為23,880元)。有專門收購錢幣的公司負責人估計,大炮筒的初期回收價約4.5萬元,即較原價升值0.88倍,相對恒指近3個月的12.6%升幅為高。不過,本報經比較發現,原價6,000元的2012年版中銀紀念鈔30連張,在匯豐公布發行紀念鈔後,收購價3個月內由3萬元升至4萬元,回報率達5.67倍。換言之,若閣下有幸以成本價持有中銀大炮筒至今,攞去賣實大賺一筆。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易

根據匯豐早前公告,市民明日起至本月28日,可按獲分配日期到指定地點領取紀念鈔。在本港的Yahoo!拍賣網站,有賣家已打出「保證6月9日交貨」作為噱頭吸客。

中銀30連 開價4萬

人稱「輝哥」的資深錢幣郵票投資收藏家陳榮輝估計,交收首日炒價不會太高,預計單張鈔收購價約1,000元、3連張約4,200元、35連張約4.5萬元,分別較原價升值1.63倍、2.04倍、0.88倍。回報率一律高過恒指近3個月表現,惟相較2012年版中銀百年華誕紀念鈔的升值速度,則是小巫見大巫。

事實上,早在3月4日匯豐宣布發行紀念鈔後,有錢幣專家就預計本港過往發行的中銀及渣打紀念鈔,收購價很快會水漲船高,因買家希望儲齊三間銀行的紀念鈔留念或送禮。按目前市況,原價600元的中銀3連張收購價在3,200元,較3月提高400元,回報率達4.33倍。原價6,000元的30連張,目前開價4萬元,較3月抬高1萬元,回報率達5.67倍。至於2009年版渣打150周年紀念鈔,35連張目前收購價約6萬元,3月至今淨升1.5萬元,以成本價18,888元計,回報率為2.18倍。看到這裡,心水清的讀者可能已經諗到,與其博抽中超購64倍的匯豐大炮筒,何不在匯豐3月公布發鈔之時,以3萬元入場中銀或渣打大炮筒?回報率話唔定輕輕鬆鬆就已經超過三成(見表)。不僅如此,對股民而言,投資紀念鈔的風險,一定細過買漢能薄膜(0566)、數字王國(0547)等一眾「神仙股」。

貨源分散 水位慢升

至於匯豐紀念鈔緣何水位較低?輝哥分析,主要因為交收初期貨源分散。市民抽中紀念鈔時,可自行選擇指定日期及地點領取,但很多人後來收到通知其領鈔日期及地點有所改動。輝哥指,有客人原本選定某個周末在荃灣匯豐銀行領鈔,但最終獲分配於平日在灣仔會展領取,由於客人一早訂了機票當天前往加拿大,被迫放棄領取。

再者,今次匯豐紀念鈔的交收期頗長,持續到28日,前後近三星期。輝哥指交收首日貨源會非常分散,即使總發行量達200萬張(不計精選號碼,普通150周年紀念鈔總數為114萬套,其中單張鈔103萬套,三連張9萬套,35連張2萬套),亦「無信心收夠貨應付訂單」。

持貨增值 月底脫手

不過,貨源少並不等於有炒賣空間。輝哥表示,以往中銀和渣打發行紀念鈔,很多南亞裔人或長者、師奶等連夜排隊認購;今次抽中匯豐紀念鈔的人士當中,很多是白領而非真正炒家,即刻放售的機會不大。另一方面,內地買家購買匯豐紀念鈔作禮品,自然希望壓低成本,日後轉售亦有水位。

雖然如此,抽到紀念鈔的幸運讀者千萬不要失望,輝哥估計單張匯豐紀念鈔低開後,中期(月中)可維持在1,500元至1,600元水平,月底有機會上試2,000元,3連張及35連張分別可突破6,000元及6萬元。

相關新聞
獅鈔無炒燶 加餸去慶功 (2015-06-08) (圖)
數據分析:港股大時代 仲係買鈔抵 (2015-06-08) (圖)
銀行股近3個月走勢 (2015-06-08) (圖)
匯豐150周年紀念鈔最新炒價 (2015-06-08) (圖)
中銀百年華誕紀念鈔最新炒價 (2015-06-08) (圖)
渣打150周年紀念鈔最新炒價 (2015-06-08) (圖)
美聯觀點:擇時比揀股重要 (2015-06-08)
財技解碼:多項利好帶動 A股跑贏港股 (2015-06-08)
專家教揀ETF追萬點中國夢 (2015-06-01) (圖)
熱門ETF表現 (2015-06-01) (圖)
投資一籃子股票 最啱大忙人 (2015-06-01)
股票&ETF的分別 (2015-06-01)
實物ETFVS合成ETF (2015-06-01)
美聯觀點:A股泡沫? 還是調整? (2015-06-01)
財技解碼:匯金減持 溫馨提示? (2015-06-01)
專家薦人幣基金 高息股 (2015-05-18) (圖)
內地彈藥夠 無需量寬 (2015-05-18)
公用內銀股 收息夠和味 (2015-05-18) (圖)
花旗3個月3.8厘 全港最高 (2015-05-18) (圖)
人民幣定期存款息率(新資金) (2015-05-1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生活理財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