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從香港航海學校畢業時,潘勝年僅17歲,當的是低級船員;16年後的1979年,他擢升為國際船長,也只是33歲。他憶述,當時見到外國人做船長「好高級」,心想「人做得點解我唔做得」,於是就不斷在「上岸」期間,到當時的香港理工學院進修、考取牌照,一級級攀上船頂控制室。
港青怕苦視野窄 自己國家懶了解
潘勝當年尚算年少有為,但被問到有何「貼士」給予現今香港青年時,他先慨嘆時下不少「細路」被家長寵壞,吃不了苦,當然不會選擇航海學校:「唔同我]黈犮N,鶧}係謀生黈犮N,而家香港好多炾窗A佢]會諗:『行船喎,風浪大喎,唔知有無命喎。』」
數十載航海生涯,令他可以造訪30多個國家,足跡遍佈全球。見多自然識廣,他認為香港青年不只視野狹窄,「根本就跌鷒身茪垂蛂A無跳出個井睇鴷@界」,甚至連自己的國家也害怕,不去了解內地發展。
當年的香港航海學校是寄宿學校,對宿生的紀律要求嚴格,好比軍訓。潘勝寄語香港年輕人最好接受一下軍訓,「唔使好似新加坡咁要兩年魽A(累積)半年都好魽v,讓他們學習何謂紀律、耐勞、服從、獨立:「呢曮Y一個人應該有洁A唔係話示威畀人拉鶧},喊住打畀阿媽。我知道之後,真係笑到牙都甩。」
民主是碗 民生是飯 碗不能果腹
訪問地點是航校舊生會於灣仔的會址,樓下的軒尼詩道曾於去年被「佔領」,不少香港年輕人也曾參與其中。潘勝以吃飯向年輕人打比喻:民主是隻碗,民生是米飯,「你無米食得飽,畀個碗你食唔食得飽?」年輕人應該要珍惜香港現有得來不易的一切,「你『佔』麙籪糮Y前人建鵅C」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陳庭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