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萃華)以前無論買甚麼保險,一定要約保險經紀出來,面對面解釋保險內容,再在合同上簽上大名,但時代變遷,科技進步,現時買保險的途徑不限於面對面,用電話、上網,甚至在櫃員機都可以買保險,就是因為方便,不少人會在出發旅行之前選擇在櫃員機買保險。
 用櫃員機買保險固然方便,按幾個按鈕就能買到保障。雖然是這樣,有多少個用櫃員機買保險的投保人是清楚了解,手上拿着花上數百元的保單收據上,究竟保障了甚麼? 香港保險業總工會理事長張偉良指,以往接到很多投訴,一些投保人因不了解保單上的法律條款,在索償時才發現保單上並不包括該風險,但卻一直以「我以為有得保」為由投訴,會令索償申請變得困難重重。
 ATM購保須了解保單條款
 張偉良提醒,除非投保人非常了解保單上的法律條款,否則不建議市民透過櫃員機或網上購買保險,應透過合資格的保險經紀購買。
 而AXA安盛發言人亦指,若投保人無可避免要到訪正有紅色或黑色旅遊警示的地方,投保時需留意有關旅遊保險,於旅遊警示下的保障範圍及保障額,亦要留意不受保項目,又表示一般保險都不保障在投保前已知存在的狀況,建議投保人在投保前諮詢保險公司或理財顧問的專業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