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曾參與罷課「佔領」的陳同學幡然悔悟激進之害,如今他把期盼普選心聲寫在標語牌上,高高舉過頭頂:「有得揀,真係唔要?」 黃偉邦 攝
支持政改方案通過的,都是建制陣營的人,或者建制派的忠實「粉絲」?即將17歲的陳同學說:「未必」!
陳同學在一間普通學校讀中五,他自認愛國愛港,卻又欣賞社民連和人民力量;他曾經參與過幾天「佔領」行動,後來發現對普選沒幫助,就退出了;而對通過政改方案的態度,他又與自己欣賞的激進「泛民」迥異:「民主進程不能一步登天,要一步步來,『袋住先』也是進步。」
大男生的思維,有如民主路上的香港,有點激情有點稚嫩,有點混沌有點矛盾,還有點「心大心細」。曾經最大聲說要爭取雙普選的,如今卻是最落力去否決政改方案,然後又要重啟政改爭取「真普選」。反而是陳同學,到了抉擇關頭,是做還是不做?是前進還是原地踏步?面對大是大非,思想格外澄明,「首先是可以人人都投票。有了『袋住先』的第一步,我相信以香港的情況,將來還可以進一步推進民主。」 ■香港文匯報記者 歐陽文倩
約訪問時,陳同學一口答應,話語間流露出對成年後可以投票的期待,自認愛國愛港的他更表示,如果政改沒有通過,他要「搞事者票債票償」,可以說對政改議題充滿熱忱。訪問當日,坐在記者面前的卻是個表情憂鬱的大男生,原因是翌日有通識科考試。雖然面對着考試要溫習的壓力,陳同學還是抽出了一個多小時,和記者談自己對政改方案通過的期待。
幡悟激進之害 原地踏步咩都冇
陳同學無疑是一位留意時事的年輕人,被問到是否希望通過政改,他卻是先談「大局」︰「我今早看新聞,支持和反對政改的形勢都差不多。對我來說,如果政改不通過,香港就等於回到最原本那一步,也就是原地踏步咩都冇。」
讓人意外的是,如今傾向通過政改的他,去年曾參與「佔領」行動,當時也認為「佔領」者和自己一樣,也是「愛國愛港」的,「一開始幾天我都有參加,覺得這亦是為香港好,但後來我認為這對普選沒有幫助,而且時間長了,還開始看到對社會的損害,例如一些商舖無法營業等。」
陳同學認為,現在社會問題嚴重,房屋、貧富懸殊的問題都亟待解决,所以社會還是需要向前發展,「我自己也想投票......想選一個真心為基層的特首。」
那麼最想誰做特首呢?沉重的政制話題中,陳同學首次展示笑容,「我會按黨派去選,我自己比較支持社民連和人民力量,因為他們為基層好。」那「長毛」(議員梁國雄)做特首你同意嗎?陳同學又說︰「主要還是看政綱,不是看人。就算劉德華出來選,你也不能因為他是受歡迎的歌手就選他吧?還是要看他能否解決社會問題。」
三種杯麵作喻 可揀其中最好味
反對派常渲染政改方案最終只會提名出兩三個「爛橙」再讓港人投票,陳同學卻改以杯麵去打比喻:「就好像今餐你有3個不同口味的杯麵,你起碼可以揀最好吃的,然後再表達意見,下餐再吃其他東西。」即使最後「揀唔落手」,陳同學亦認為,白票也是一種表達。
那麼「公民提名」之類是否必需呢?陳同學認為,這是可以將來再談的事。對於現在,他只想說︰「香港從來未試過普選,這次是『開先例』,我不明白他們(反對派)為何要這麼執着。正如你由古董手機換成智能手機,也不能一下子就要求一定要用iPhone吧?」他認為,第一步要「袋住先」無可厚非,只要大家肯踏出這一步,人人都可以投票,民意就會愈壯大,中央也會聽到港人的聲音,「我相信以香港的情況,將來還可以進一步推進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