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有報道指,特區政府「偷步」在馬鞍山區進行顧問研究,為某私人發展商在區內發展郊野公園鋪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以《無懼謠言與挑戰、覓地工作不間斷》為題撰寫網誌,反駁該報道捕風捉影、無中生有。
指8幅馬鞍山地均未有定案
陳茂波昨日在網誌指出,馬鞍山區進行顧問研究屬工務部門恒常技術研究工作的一部分,而涉及的8幅較長遠潛在可供房屋發展的用地,全為政府土地,由於研究仍屬初步階段,有關土地可否作房屋發展及將作公營或私營房屋用途,均未有定案。
就報道指當局欲透過該研究發展郊野公園,陳茂波批評是無中生有,因為涉及的8幅用地均位於郊野公園範圍外,主要位於現有公路旁或植被已遭擾亂或破壞的綠化地帶。他強調,已多次澄清現時沒有計劃發展郊野公園作住宅用途。
受困土地缺乏 但未「盲搶地」
他續說,若確定土地可作住宅用途,特區政府將按既定政策和程序按需要清理有關土地,然後交由房委會發展公營房屋,或透過賣地計劃公開出售作私人房屋用途,「根本不可能存在偏幫個別發展商的情況」。
就近年政府覓地建屋,常被批評「盲搶地」。陳茂波指,每次提出改劃建議前,規劃署以及多個政府部門均做了相當準備工夫及審視改劃影響,絕非外界所指的「盲搶地」。
陳茂波以鴨脷洲駕駛學院用地的改劃建議為例,指現時建議的房屋發展規模,對鴨脷洲內的主要道路不會帶來不可接受的交通影響,料港鐵南港島線(東段)通車後,亦將助改善當區交通。針對有居民關注有關用地附近、位於海怡半島旁的石油氣庫及石油製品轉運庫安全問題,陳茂波指機電署已作初步氣體風險評估,認為問題可克服。
他最後指,香港社會現時面對土地缺乏的困境,無疑是過去十多年受經濟波動影響,導致土地開發工作曾停滯的結果。政府必須汲取教訓,土地規劃及開發的工作必須持續。他希望大家能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看待土地開發工作,不要以偏概全,甚至危言聳聽。
|